“上访敲诈政府”行为的刑法视角
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上访敲诈政府”行为刑法要素分析 | 第9-23页 |
一、问题的由来 | 第9-12页 |
(一) 案件概述与争议焦点 | 第9-10页 |
(二) 行使上访权利行为的法律属性 | 第10-12页 |
二、行使权利行为与敲诈勒索罪的认定 | 第12-23页 |
(一) 敲作勒索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13-14页 |
(二) 行使权利行为的目的 | 第14-17页 |
(三) 行使权利行为的手段 | 第17-21页 |
(四) 行为社会危害性的认定 | 第21-22页 |
(五) 高额索赔性质的认定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上访敲诈政府”行为刑法定性分析 | 第23-29页 |
一、以上访为由威胁政府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 第23-24页 |
二、以上访为由使政府承压是否具有威胁的性质 | 第24-27页 |
(一) “恶意上访”行为的认定 | 第25-26页 |
(二) “相互协商”行为的认定 | 第26-27页 |
三、政府相关部门是否可以成为敲诈勒索的对象 | 第27-29页 |
第三章 非正常行使上访权利的法律规制 | 第29-35页 |
一、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一) 信访权利与法的自由 | 第29-30页 |
(二) 信访权利与法的秋序 | 第30页 |
二、法律规制的原则 | 第30-31页 |
(一) 刑法谦抑性原则 | 第30-31页 |
(二) 刑法的人权保障原则 | 第31页 |
三、法律规制的方案 | 第31-35页 |
(一) 立法上 | 第31-33页 |
(二) 司法上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