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绪论 | 第12页 |
第一章 罚金刑执行概述 | 第12-20页 |
一、罚金刑概述 | 第12-17页 |
(一) 罚金刑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 罚金刑的特征 | 第13-14页 |
(三) 罚金刑的优势 | 第14-17页 |
二、我国罚金刑执行概述 | 第17-20页 |
(一) 我国罚金刑执行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 我国罚金刑执行的特点 | 第18-19页 |
(三) 我国罚金刑执行现状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罚金刑执行基本原则 | 第20-23页 |
一、执行合法化原则 | 第21页 |
二、强制执行补充性原则 | 第21-22页 |
三、执行个别化原则 | 第22页 |
四、执行人性化原则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罚金的缴纳 | 第23-30页 |
一、对于实缴罚金 | 第23-26页 |
(一) 现状 | 第23页 |
(二) 原因 | 第23-24页 |
1. 许多犯罪人确实无缴纳罚金的能力 | 第23-24页 |
2. 犯罪人的财产状况可变 | 第24页 |
(三) 对策 | 第24-26页 |
1. 设立犯罪人判前财产调查制度 | 第24-25页 |
2. 确立“财产刑执行保证金”制度 | 第25页 |
3. 建立罚金刑缓刑制度 | 第25-26页 |
二、对于应缴罚金 | 第26-30页 |
(一) 现状 | 第26页 |
(二) 原因 | 第26-28页 |
1. 对罚金额度的立法不合理 | 第26-27页 |
2. 法官对应罚金额限度考量不足 | 第27-28页 |
(三) 对策 | 第28-30页 |
1. 坚持必并制 | 第28页 |
2. 完善罚金刑罚金额度的立法 | 第28-29页 |
3. 设立罚金刑执行易科制度为强制执行的补充方式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罚金刑执行的程序与措施 | 第30-33页 |
一、现状 | 第30-31页 |
二、原因 | 第31页 |
(一) 立法不足导致罚金刑执行行为法律依据不充分,执行权威的树立缺乏法律支持 | 第31页 |
(二) 人民法院重视民事、行政案件执行,轻视罚金的执行 | 第31页 |
三、对策 | 第31-33页 |
(一) 罚金刑的执行程序应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 第31-32页 |
(二) 明确罚金刑强制执行过程具体措施 | 第32-33页 |
(三) 坚持民事赔偿优先原则 | 第33页 |
第五章 人民法院对罚金刑的执行 | 第33-37页 |
一、现状 | 第33-34页 |
(一) 部分法官审判时对罚金刑的执行重视不足 | 第33-34页 |
(二) 人民法院内部罚金刑具体执行机构混乱 | 第34页 |
二、原因 | 第34-35页 |
(一) 受我国传统罚金刑观念的影响,轻视罚金刑的适用 | 第34页 |
(二) 立法对罚金刑的执行机构及执行人员无明确规定 | 第34-35页 |
三、对策 | 第35-37页 |
(一) 加强审判法官对执行程序的重视 | 第35页 |
(二) 明确法院执行庭(局)内部分工 | 第35-37页 |
第六章 人民检察院对罚金刑执行的监督 | 第37-39页 |
一、现状 | 第37页 |
二、原因 | 第37页 |
三、对策 | 第37-39页 |
(一) 应明确具体检察业务部门负责监督罚金刑执行 | 第38页 |
(二) 立法层面明确监督内容 | 第38页 |
(三) 立法层面确立监督程序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