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 | 第10-2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有序介孔炭的合成 | 第10-14页 |
1.2.1 硬模板法 | 第10-12页 |
1.2.2 软模板法 | 第12-14页 |
1.3 有序介孔炭改性原理及改性方法 | 第14-18页 |
1.3.1 杂原子掺杂改性 | 第14-15页 |
1.3.2 表面氧化改性 | 第15-16页 |
1.3.3 金属负载改性介孔炭 | 第16-18页 |
1.4 有序介孔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4.1 催化领域 | 第18页 |
1.4.2 吸附领域 | 第18-19页 |
1.4.3 电化学领域 | 第19页 |
1.5 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5.1 分子筛载体催化剂 | 第20-21页 |
1.5.2 活性炭载体催化剂 | 第21-23页 |
1.5.3 其他载体催化剂 | 第23页 |
1.6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6-34页 |
2.1 实验试剂与化学药品 | 第26页 |
2.2 催化剂制备 | 第26-27页 |
2.2.1 有序介孔炭载体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7页 |
2.3 催化剂性能评价装置 | 第27-32页 |
2.3.1 催化反应过程 | 第27-28页 |
2.3.2 产物分析方法 | 第28-31页 |
2.3.3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2.4 催化剂表征 | 第32-34页 |
第3章 模板老化温度对介孔炭负载铜催化剂氧化羰基化性能的影响 | 第34-44页 |
3.1 老化温度对模板 SBA-15 孔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 第34-37页 |
3.2 模板老化温度对 OMC 的介孔炭孔结构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 第37-39页 |
3.3 模板老化温度对 Cu/OMC 催化剂孔结构和 Cu 表面性质的影响 | 第39-42页 |
3.4 介孔炭结构性质对 Cu/OMC 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硝酸改性介孔炭负载铜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性能研究 | 第44-52页 |
4.1 硝酸改性对介孔炭结构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 第44-46页 |
4.2 硝酸改性对催化剂结构及铜物种分布的影响 | 第46-49页 |
4.3 硝酸改性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氮掺杂介孔炭对 Cu/OMC 结构及其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2-60页 |
5.1 氮掺杂对介孔炭结构的影响 | 第52-55页 |
5.2 氮掺杂对催化剂结构及活性组分 | 第55-57页 |
5.3 氮掺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6.2 创新点 | 第61页 |
6.3 建议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