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3页 |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3-15页 |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 2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7-31页 |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 第17-20页 |
| 2.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框架 | 第17-18页 |
|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结构 | 第18-19页 |
| 2.1.3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 | 第19-20页 |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 | 第20-21页 |
|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 第21-23页 |
| 2.4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技术 | 第23-31页 |
| 2.4.1 Directed Diffusion协议 | 第24-26页 |
| 2.4.2 Rumor协议 | 第26-27页 |
| 2.4.3 LEACH协议 | 第27-29页 |
| 2.4.4 GPSR协议 | 第29-31页 |
| 3 基于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 第31-39页 |
| 3.1 移动代理概述 | 第31-34页 |
| 3.2 移动代理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优势 | 第34-35页 |
| 3.3 移动代理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路由策略 | 第35-39页 |
| 4 基于三维胞元空间的MA双向并行路由算法 | 第39-50页 |
| 4.1 三维胞元空间模型 | 第39-41页 |
| 4.2 能耗模型 | 第41-43页 |
| 4.2.1 传感器节点通信能耗模型 | 第41-42页 |
| 4.2.2 移动代理数据融合模型 | 第42-43页 |
| 4.3 单层胞元系统模型 | 第43-45页 |
| 4.4 MA的数据包格式 | 第45-46页 |
| 4.5 3D-BPMA的算法流程 | 第46-50页 |
| 4.5.1 信息交换的基本路径 | 第46-47页 |
| 4.5.2 MA双向并行传输策略 | 第47-50页 |
| 5 仿真实验 | 第50-60页 |
| 5.1 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环境 | 第50-51页 |
| 5.2 仿真实验 | 第51-60页 |
| 5.2.1 仿真实验参数设置 | 第51-52页 |
| 5.2.2 节点存活率的仿真比较 | 第52-55页 |
| 5.2.3 平均响应时间的仿真比较 | 第55-57页 |
| 5.2.4 MA发送率的仿真比较 | 第57-59页 |
| 5.2.5 仿真实验总结 | 第59-60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 6.1 工作总结 | 第60-61页 |
| 6.2 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