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直翅目害虫论文

意大利蝗生态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引言第12页
   ·文献综述第12-19页
     ·蝗虫两型生态学的研究进展第12-16页
     ·损失估计研究进展第16-19页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两型意大利蝗形态特征数值分析第21-33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1-24页
     ·试验材料第21-22页
     ·试验方法第22-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31页
     ·意大利蝗种群形态指标第24-26页
     ·意大利蝗形态指标比值第26-28页
     ·群居型和散居型意大利蝗数量性状聚类分析第28-29页
     ·群居型和散居型意大利蝗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第29-31页
   ·讨论第31-33页
第三章 两型意大利蝗飞行肌的超微结构研究第33-41页
   ·材料和方法第33-34页
     ·供试昆虫及飞行肌取样第33页
     ·电镜观察第33页
     ·电子显微镜照片分析第33-34页
   ·结果与分析第34-39页
     ·意大利蝗飞行肌的基本结构第34-37页
     ·意大利蝗飞行肌发育动态第37-39页
     ·两型意大利蝗飞行肌结构的主要差异第39页
   ·讨论第39-41页
第四章 意大利蝗生物学特性研究第41-51页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41-44页
     ·试验材料第41页
     ·试验设计和方法第41-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意大利蝗临界虫口密度研究第44页
     ·两型意大利蝗取食选择性研究第44-45页
     ·袖笼条件意大利蝗食量的测定第45-46页
     ·单头饲养条件下意大利蝗发育历期的测定第46-47页
     ·野外条件下意大利蝗损失估计研究第47-49页
   ·讨论第49-51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历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铃虫中肠cDNA文库的构建、V-ATP酶亚基B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下一篇:Q型烟粉虱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和生殖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