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1.2.3 文献评价 | 第17-18页 |
1.3 研究目标、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3.1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18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9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2 中国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和估计 | 第21-37页 |
2.1 DSGE模型的一般分析模式 | 第21-23页 |
2.1.1 模型的微观最优化基础 | 第21页 |
2.1.2 分析模块 | 第21-23页 |
2.2 中国化的DSGE模型构建 | 第23-30页 |
2.2.1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选择 | 第23-24页 |
2.2.2 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选择 | 第24-25页 |
2.2.3 政府部门的决策范式 | 第25-27页 |
2.2.4 市场均衡的对数线性化 | 第27-30页 |
2.3 模型参数校准和估计 | 第30-37页 |
2.3.1 数据范围与应用 | 第30页 |
2.3.2 估计技术 | 第30-32页 |
2.3.3 参数校准 | 第32-37页 |
3 财政政策冲击的宏观效应动态模拟 | 第37-45页 |
3.1 财政当局的行为刻画 | 第37-38页 |
3.2 模型的实证模拟 | 第38-45页 |
3.2.1 结构模型的脉冲反应分析 | 第38-42页 |
3.2.2 不同财政规则下的方差结果 | 第42-45页 |
4 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机制的稳健性分析 | 第45-53页 |
4.1 政策规则惯性的福利影响及其敏感性分析 | 第45-50页 |
4.1.1 政府支出规则惯性 | 第45-46页 |
4.1.2 税收规则惯性 | 第46-48页 |
4.1.3 货币规则惯性 | 第48-50页 |
4.2 模型参数的稳健性分析 | 第50-53页 |
4.2.1 拇指规则消费者的影响 | 第50-51页 |
4.2.2 税收楔子规模 | 第51-53页 |
5 基于不同财政规则的财政政策宏观效应比较分析及政策建议 | 第53-58页 |
5.1 不同规则下模型的基本结论及比较分析 | 第53-55页 |
5.1.1 财政货币交互框架下的基本结论 | 第53-54页 |
5.1.2 不同规则下财政政策宏观效应的比较分析 | 第54-55页 |
5.2 改善我国财政政策调控效果的政策建议 | 第55-58页 |
5.2.1 重视发挥财政规则的作用 | 第55-56页 |
5.2.2 注重财政货币政策的合理使用 | 第56页 |
5.2.3 合理选取财政政策工具 | 第56-57页 |
5.2.4 加强经济分析预测工作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