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民营大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 第14-20页 |
2.1 推进风险管理体制建设 | 第14页 |
2.1.1 完善民营大客户的风险管理架构 | 第14页 |
2.1.2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责任制 | 第14页 |
2.2 落实总行管理民营大客户细则 | 第14-15页 |
2.2.1 执行行业政策和客户政策 | 第14-15页 |
2.2.2 加强产品配置和风险缓释 | 第15页 |
2.2.3 强化授信管理 | 第15页 |
2.3 强化信贷风险监测机制建设 | 第15-17页 |
2.3.1 完善风险监测与报告制度 | 第15-16页 |
2.3.2 优化风险监测系统工具 | 第16页 |
2.3.3 开展信贷风险专项排查 | 第16-17页 |
2.3.4 拓展风险监管信息渠道 | 第17页 |
2.4 严格准入管理及风险控制措施 | 第17-18页 |
2.4.1 制定有效准入制度 | 第17-18页 |
2.4.2 制定风险化解方法 | 第18页 |
2.5 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 第18-20页 |
2.5.1 重视内部审计提出的问题 | 第18-19页 |
2.5.2 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民营大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0-28页 |
3.1 内控合规管理薄弱 | 第20-22页 |
3.1.1 内部环境有待完善 | 第21页 |
3.1.2 风险控制存在薄弱环节 | 第21-22页 |
3.1.3 信息沟通机制仍需加强 | 第22页 |
3.1.4 内部监督机制不规范 | 第22页 |
3.2 授信业务审核粗放 | 第22-25页 |
3.2.1 园区项目立项批文审核不严格 | 第22-23页 |
3.2.2 贷前调查不充分 | 第23页 |
3.2.3 采矿权证不真实 | 第23-24页 |
3.2.4 虚构贸易背景 | 第24页 |
3.2.5 抵押物不规范 | 第24-25页 |
3.3 贷款发放及支用控制不力 | 第25-26页 |
3.3.1 贷款发放把关不够严格 | 第25页 |
3.3.2 贷款项目超规定 | 第25-26页 |
3.3.3 贷款资金承建项目未竣工验收 | 第26页 |
3.4 银行贷款后管理不到位 | 第26-28页 |
3.4.1 贷后掌握客户信息滞后 | 第26页 |
3.4.2 未严格监管销售资金的及时回笼 | 第26页 |
3.4.3 未按规定频率实地检查项目进展情况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民营大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8-32页 |
4.1 未对宏观经济和煤炭市场下行趋势提早判断 | 第28-29页 |
4.1.1 对民营大客户未来趋势的判断没有前瞻性 | 第28页 |
4.1.2 对民营大客户的研究分析不足 | 第28-29页 |
4.1.3 对民营大客户产生风险迹象应对措施不到位 | 第29页 |
4.2 对授信客户资金实际需求量的合理性分析不够 | 第29-30页 |
4.2.1 对授信客户资金需求量计算不合理 | 第30页 |
4.2.2 未关注民营大客户对信贷资金实际需求的风险控制 | 第30页 |
4.3 整改机制建设尚未健全 | 第30-32页 |
4.3.1 内部基础管理及信贷流程关键环节风险控制存在缺失 | 第30-31页 |
4.3.2 分级负责制的审计整改工作管理模式出现漏洞 | 第31-32页 |
第五章 完善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民营大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 第32-40页 |
5.1 推进对民营大客户长效风险机制建设 | 第32-35页 |
5.1.1 重理念培育 | 第32-33页 |
5.1.2 重基础管理 | 第33页 |
5.1.3 重民营大客户制度建设 | 第33页 |
5.1.4 重服务改进 | 第33-34页 |
5.1.5 重队伍建设 | 第34页 |
5.1.6 重问题整改考核的力度 | 第34-35页 |
5.2 规范民营大客户信贷风险管理 | 第35-37页 |
5.2.1 把好风险预警关 | 第35页 |
5.2.2 把好贷前调查关 | 第35-36页 |
5.2.3 把好审核审批关 | 第36-37页 |
5.2.4 把好贷款发放关 | 第37页 |
5.2.5 把好贷后管理关 | 第37页 |
5.3 加强对民营大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 | 第37-40页 |
5.3.1 重视经营者个人素质的考察与评价 | 第37-38页 |
5.3.2 加强对授信业务背景真实性的调查分析 | 第38页 |
5.3.3 运用产品组合管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 第38页 |
5.3.4 加强业务背景和用途的真实性分析 | 第38-39页 |
5.3.5 采取多种担保方式增强贷款担保能力和约束力 | 第39页 |
5.3.6 加强贷后检查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