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版权贸易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6-11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6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6-7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7-10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7-8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2.3 研究框架 | 第9-10页 |
1.3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0-11页 |
1.3.1 创新点 | 第10页 |
1.3.2 不足之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2.1 版权贸易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2.1.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2.1.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2.2 贸易引力模型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中国版权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原因 | 第21-32页 |
3.1 中国版权贸易的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3.1.1 贸易增长迅速,逆差逐步缩小 | 第21-22页 |
3.1.2 贸易种类多样化,但仍以图书版权为主 | 第22-23页 |
3.1.3 贸易市场呈多元化趋势 | 第23-25页 |
3.1.4 贸易网络化步伐加快 | 第25页 |
3.2 中国版权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3.2.1 持续贸易逆差 | 第25-26页 |
3.2.2 部分版权贸易市场仍较为集中 | 第26-27页 |
3.2.3 贸易结构失衡 | 第27-28页 |
3.2.4 尚未形成稳定的版权贸易渠道 | 第28页 |
3.2.5 地区发展不平衡 | 第28-29页 |
3.3 版权贸易发展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29-32页 |
3.3.1 版权产业国际竞争力不足 | 第29-30页 |
3.3.2 版权贸易人才匮乏 | 第30页 |
3.3.3 版权保护力度不足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版权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46页 |
4.1 中国版权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 第32-34页 |
4.1.1 变量的选取 | 第32-33页 |
4.1.2 模型的设立 | 第33-34页 |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4-38页 |
4.3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38-46页 |
4.3.1 单位根检验 | 第38-39页 |
4.3.2 协整检验 | 第39-40页 |
4.3.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0-46页 |
第五章 促进中国版权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6-51页 |
5.1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提高产业竞争力 | 第46-47页 |
5.1.1 加大扶持力度,推动版权贸易发展 | 第46页 |
5.1.2 加强对非图书版权贸易的扶持 | 第46页 |
5.1.3 放宽政府管制,增强市场活力 | 第46-47页 |
5.2 增强版权保护力度,提高社会版权意识 | 第47页 |
5.2.1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明确管理机制 | 第47页 |
5.2.2 鼓励企业合法维权,参与贸易规则制定 | 第47页 |
5.3 建立行业协会,实现资源共享 | 第47-48页 |
5.4 加快代理机构发展,构建稳定的贸易渠道 | 第48页 |
5.5 转变经营理念,创新发展模式 | 第48-49页 |
5.5.1 转变经营理念,善用“文化折扣” | 第48-49页 |
5.5.2 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模式 | 第49页 |
5.6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智力支撑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