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稻壳灰混凝土性能及机理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第13-15页
        1.2.1 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第13页
        1.2.2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稻壳灰混凝土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1 稻壳灰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2 稻壳灰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 本文研究目的、技术路线、研究内容第18-20页
        1.4.1 研究目的第18页
        1.4.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第20-32页
    2.1 胶凝材料及其性质第20-27页
        2.1.1 水泥第20-21页
        2.1.2 矿物掺合料第21-27页
    2.2 集料第27-28页
    2.3 高效减水剂第28-29页
    2.4 拌合水和养护水第29页
    2.5 试验方法与仪器设备第29-32页
        2.5.1 试验依据的标准规范第29页
        2.5.2 试验仪器第29-32页
第三章 矿物掺合料对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2-38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试验方法第3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2-37页
        3.3.1 稻壳灰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凝结时间的影响第32-34页
        3.3.2 稻壳灰粉磨时间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第34页
        3.3.3 矿物掺合料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第34-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稻壳灰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第38-57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试验方法第38-40页
    4.3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0-48页
        4.3.1 单掺稻壳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第40-41页
        4.3.2 复掺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第41-42页
        4.3.3 三掺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第42-45页
        4.3.4 单掺稻壳灰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第45-46页
        4.3.5 复掺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第46-47页
        4.3.6 三掺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第47-48页
    4.4 稻壳灰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第48-50页
    4.5 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混凝土长期强度第50-54页
        4.5.1 径向基网络模型第51页
        4.5.2 基于径向基网络的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第51-54页
    4.6 机理分析第54-55页
        4.6.1 粉煤灰对混凝土增强机理第54页
        4.6.2 稻壳灰对混凝土增强机理第54-55页
        4.6.3 硅灰对混凝土增强机理第55页
    4.7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稻壳灰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第57-98页
    5.1 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第57-74页
        5.1.1 引言第57页
        5.1.2 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研究第57-60页
        5.1.3 试验配合比第60页
        5.1.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0-65页
        5.1.5 干湿循环后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第65-67页
        5.1.6 机理分析第67-72页
        5.1.7 抗硫酸盐侵蚀耐久寿命预测模型第72-74页
    5.2 稻壳灰混凝土抗冻性能第74-90页
        5.2.1 引言第74页
        5.2.2 混凝土抗冻试验方法第74-76页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6-86页
        5.2.5 混凝土冻融150次的微观结构第86-88页
        5.2.6 机理分析第88-90页
    5.3 稻壳灰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第90-95页
        5.3.1 引言第90-91页
        5.3.2 试验方法第91-92页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92-94页
        5.3.4 混凝土强度与渗透性的关系第94-95页
    5.4 本章小结第95-98页
        5.4.1 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第96页
        5.4.2 混凝土抗冻性能第96-97页
        5.4.3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第97-98页
第六章 稻壳灰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研究第98-111页
    6.1 引言第98-99页
    6.2 试验方法第99页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99-104页
        6.3.1 高温后混凝土外观特征第99-101页
        6.3.2 高温后质量变化第101-102页
        6.3.3 水胶比对高温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第102页
        6.3.4 矿物掺合料对高温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第102-104页
    6.4 高温后水泥石的物相变化第104-106页
    6.5 高温后混凝土微观形貌变化第106-108页
    6.6 机理分析第108-109页
        6.6.1 混凝土强度衰减机理分析第108页
        6.6.2 混凝土高温爆裂机理分析第108-109页
    6.7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第七章 稻壳灰混凝土导热系数研究第111-117页
    7.1 引言第111页
    7.2 导热系数测定方法第111-114页
        7.2.1 稳态法(防护热板法)第111-112页
        7.2.2 非稳态法第112-114页
    7.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14-116页
        7.3.1 水胶比对稻壳灰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第114-115页
        7.3.2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第115-116页
    7.4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八章 稻壳灰混凝土建筑能耗分析第117-126页
    8.1 引言第117页
    8.2 建筑概况与模型建立第117-119页
        8.2.1 建筑概况第117页
        8.2.2 建筑能耗模型第117-119页
    8.3 围护结构第119-121页
    8.4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耗煤量指标第121-122页
    8.5 建筑物耗热量计算第122-124页
    8.6 环境效益评估第124-125页
    8.7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第126-129页
    9.1 结论第126-127页
    9.2 创新点第127-128页
    9.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个人简历第138-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宁夏典型抽水型水库水质评价及模拟预测研究
下一篇:定向风送式枸杞喷雾机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