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选题理由和意义 | 第9-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我国新闻网站与突发事件的概述 | 第15-25页 |
第一节 突发事件的概述 | 第15-18页 |
第二节 我国新闻网站的概述 | 第18-21页 |
第三节 我国新闻网站与突发事件的关系 | 第21-25页 |
第三章 我国新闻网站新闻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现状研究 | 第25-40页 |
第一节 新闻反应速度的现状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新闻稿源的利用现状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突发事件新闻内容处理的特点 | 第28-35页 |
一、自然灾害的新闻内容处理 | 第29页 |
二、事故灾难的新闻内容处理 | 第29-31页 |
三、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内容处理 | 第31-32页 |
四、民族宗教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新闻内容处理 | 第32-34页 |
五、经济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新闻内容处理 | 第34页 |
六、群体性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新闻内容处理 | 第34-35页 |
第四节 专题整合利用的现状 | 第35-38页 |
一、栏目的设置 | 第36-37页 |
二、新闻报道手段的整合 | 第37-38页 |
第五节 我国新闻网站新闻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总结 | 第38-40页 |
一、人民网和东方网定位不同,目标受众不同,属于差异化发展 | 第38页 |
二、新闻反应速度上,人民网和东方网差距不大 | 第38页 |
三、稿源处理上,人民网和东方网各有所长 | 第38-39页 |
四、突发事件新闻内容处理上,人民网和东方网的表现可圈可点 | 第39页 |
五、专题的整合利用上,人民网和东方网都尚待提升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我国新闻网站互动服务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现状研究 | 第40-51页 |
第一节 单篇新闻留言特点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博客、微博使用现状 | 第41-44页 |
一、博客的使用现状 | 第41-42页 |
二、博客舆论的形成与引导 | 第42-43页 |
三、微博的使用现状 | 第43-44页 |
第三节 论坛使用现状 | 第44-48页 |
一、两大论坛在邓玉娇案中的影响力比较 | 第44-45页 |
二、两大论坛帖子的文本内容分析 | 第45-48页 |
第四节 我国新闻网站互动服务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总结 | 第48-51页 |
一、互动服务区开发不足 | 第49页 |
二、不同层级新闻网站差距明显 | 第49页 |
三、舆论引导方式应加以转变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我国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突发事件议程互动的报道模式 | 第51-60页 |
第一节 我国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突发事件议程互动的理论意义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我国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突发事件议程互动的方式 | 第52页 |
一、议程从报纸流向网络 | 第52页 |
二、议程从网络流向报纸 | 第52页 |
第三节 我国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突发事件议程互动的案例分析 | 第52-58页 |
一、分析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52-53页 |
二、《人民日报》报道议题分析 | 第53-55页 |
三、强国论坛讨论议题分析 | 第55-58页 |
第四节 我国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议程互动的总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我国新闻网站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 第60-69页 |
第一节 我国新闻网站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问题 | 第60-62页 |
一、突发事件预警功能不足 | 第60页 |
二、舆论引导方式不能完全贴近网民 | 第60-61页 |
三、报道不够专业,减弱传播效果 | 第61页 |
四、传统媒体和新闻网站议程互动存在不足 | 第61-62页 |
五、新闻网站间实力差距大 | 第62页 |
第二节 我国新闻网站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改进措施 | 第62-69页 |
一、建立健全的传播机制 | 第62-65页 |
二、采取合适方式,有效引导网络舆论 | 第65-66页 |
三、利用自身优势,提升突发事件报道的专业水平 | 第66-67页 |
四、加强传统媒体和新闻网站议程互动 | 第67页 |
五、找准优势所在,寻求新闻网站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 第67-69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9-70页 |
附录A | 第70-71页 |
附录B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