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低效马尾松林改造及其多功能评价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6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6-26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6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4 样地设置 | 第19-20页 |
2.5 样地调查 | 第20-21页 |
2.5.1 林分数据调查 | 第20-21页 |
2.5.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21页 |
2.6 分析方法 | 第21-26页 |
2.6.1 材积与蓄积量计算 | 第21页 |
2.6.2 物种重要值与多样性指数计算 | 第21-22页 |
2.6.3 林分碳贮量计算 | 第22页 |
2.6.4 林分截水蓄水量计算 | 第22-24页 |
2.6.5 土壤综合肥力计算 | 第24页 |
2.6.6 林分综合质量评判 | 第24-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6页 |
3.1 改造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第26-30页 |
3.1.1 改造对林木胸径的影响 | 第26-27页 |
3.1.2 改造对林木材积的影响 | 第27-28页 |
3.1.3 改造对林分蓄积的影响 | 第28-30页 |
3.2 改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30-33页 |
3.2.1 补植改造对林下植被种类影响 | 第30-32页 |
3.2.2 改造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 改造对森林碳贮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1 改造对土壤层碳贮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2 改造对林上层碳贮量的影响 | 第34页 |
3.3.3 改造对森林碳贮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 改造对林分蓄水能力的影响 | 第35-37页 |
3.4.1 改造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2 改造对林分各层蓄水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3.5 改造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第37-42页 |
3.5.1 改造对土壤氮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2 改造对土壤磷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3 改造对土壤钾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4 改造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第40-41页 |
3.5.5 改造对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 | 第41-42页 |
3.6 林分质量综合评价 | 第42-46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6-50页 |
4.1 主要结论 | 第46-47页 |
4.2 讨论 | 第47-48页 |
4.2.1 补植阔叶树种对马尾松低效林的影响 | 第47页 |
4.2.2 抚育对马尾松低效林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 研究创新性和特色 | 第48页 |
4.4 研究工作的不足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个人简介 | 第58-60页 |
导师简介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