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1.3 田间行走碾压问题技术方案 | 第13-14页 |
1.4 履带式收割机底盘发展使用现状 | 第14-15页 |
1.5 履带式车辆性能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底盘碾压率模拟分析 | 第20-28页 |
2.1 全履带式收割机行走底盘结构模型 | 第20页 |
2.2 全履带式收割机碾压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20-23页 |
2.3 碾压率优化分析 | 第23-27页 |
2.3.1 转向半径R0的确定 | 第23页 |
2.3.2 收获路径的确定 | 第23-24页 |
2.3.3 履带宽度b及直行碾压方式的确定 | 第24-25页 |
2.3.4 轨距B的确定 | 第25-26页 |
2.3.5 割幅Z的确定 | 第26页 |
2.3.6 底盘中心轴线与割台割刀纵向距离X及接地长度L的确定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底盘机动性能分析 | 第28-38页 |
3.1 直线行驶分析 | 第28-29页 |
3.1.1 履带式机车行驶原理 | 第28页 |
3.1.2 直行速度分析 | 第28-29页 |
3.2 全履带式底盘转向理论分析 | 第29-33页 |
3.2.1 全履带式底盘转向运动学 | 第30页 |
3.2.2 全履带式底盘转向力学 | 第30-33页 |
3.2.3 全履带式底盘转向条件 | 第33页 |
3.3 越障性分析 | 第33-37页 |
3.3.1 越沟能力分析 | 第33-35页 |
3.3.2 过坎能力分析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底盘总体设计 | 第38-57页 |
4.1 总体布局 | 第38-39页 |
4.2 行走系设计 | 第39-46页 |
4.2.1 行走装置类型的选择 | 第40页 |
4.2.2 车架及台车架类型选择 | 第40页 |
4.2.3 履带式行走装置工作参数的确定 | 第40-42页 |
4.2.4 行走装置主要尺寸参数的确定 | 第42-46页 |
4.3 传动系设计与计算 | 第46-53页 |
4.3.1 传动系的作用 | 第47页 |
4.3.2 传动系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47-48页 |
4.3.3 传动比计算及机械变速箱选择 | 第48-49页 |
4.3.4 液压无级变速装置的分析及计算 | 第49-52页 |
4.3.5 理论行驶速度计算 | 第52-53页 |
4.4 操纵控制机构设计 | 第53-56页 |
4.4.1 液压无级主变速操纵机构 | 第53-54页 |
4.4.2 机械副变速操纵机构 | 第54页 |
4.4.3 液压助力转向及制动操纵机构 | 第54-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底盘测功试验平台设计 | 第57-62页 |
5.1 试验对象 | 第57-58页 |
5.2 测试平台搭建方案及方法 | 第58-60页 |
5.2.1 测试平台搭建方案 | 第58页 |
5.2.2 测试方法 | 第58-60页 |
5.3 测功平台主要材料及用具 | 第60-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底盘试验 | 第62-72页 |
6.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第62页 |
6.1.1 试验目的 | 第62页 |
6.1.2 试验内容 | 第62页 |
6.2 水泥地面上试验 | 第62-64页 |
6.2.1 速度测试 | 第62-63页 |
6.2.2 直线行驶性试验 | 第63-64页 |
6.3 田间试验 | 第64-71页 |
6.3.1 试验田间参数测定 | 第65-66页 |
6.3.2 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底盘直行功率试验 | 第66-69页 |
6.3.3 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底盘转向功率试验 | 第69-7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7.1 总结 | 第72-73页 |
7.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