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收获机械论文

稻麦油收获机振动舒适性仿真分析与结构优化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虚拟样机技术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农机装备振动舒适性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基于有限元法的结构优化技术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第16-18页
    1.4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稻麦油收获机结构特点及振动激励分析第19-22页
    2.1 稻麦油收获机结构分析及其工作原理第19-20页
    2.2 收获机振动激励分析第20-21页
        2.2.1 割刀激励第20页
        2.2.2 脱粒滚筒激励第20-21页
        2.2.3 发动机与路面激励第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稻麦油收获机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的创建第22-36页
    3.1 收获机刚体模型的创建第22-27页
        3.1.1 RecurDyn软件简介第22-23页
        3.1.2 RecurDyn软件低速履带模块介绍第23-24页
        3.1.3 收获机主机体刚体模型的创建第24页
        3.1.4 收获机履带系统刚体模型的创建第24-26页
        3.1.5 收获机刚体模型第26-27页
    3.2 收获机刚柔耦合虚拟样机的创建第27-35页
        3.2.1 多体系统动力学概述第27-29页
        3.2.2 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概述第29-30页
        3.2.3 收获机车身模态柔性体的创建第30-33页
        3.2.5 收获机关键部件虚拟样机的创建第33-34页
        3.2.6 收获机刚柔耦合虚拟样机第34-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人-机-路面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创建及试验验证第36-49页
    4.1 随机路面激励模型的创建第36-39页
    4.2 人体三维几何模型的创建第39-42页
        4.2.1 人体虚拟样机模型的创建第41-42页
    4.3 人-机-路面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第42页
    4.4 收获机虚拟样机的试验验证第42-48页
        4.4.1 收获机振动测试第42-45页
        4.4.2 收获机虚拟样机仿真试验第45-46页
        4.4.3 振动测试与仿真分析结果对比第46-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收获机振动舒适性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第49-67页
    5.1 稻麦油收获机振动舒适性的评价方法第49-52页
        5.1.1 ISO 2631-1:1997(E)简介第49-51页
        5.1.2 收获机振动舒适性客观评价方法第51-52页
    5.2 稻麦油收获机振动舒适性仿真分析第52-59页
        5.2.1 农田土壤特性分析第52-53页
        5.2.2 油菜田行驶作业时振动舒适性仿真分析与评价第53-56页
        5.2.3 水稻田行驶作业时振动舒适性仿真分析与评价第56-58页
        5.2.4 小麦田行驶作业时振动舒适性仿真分析与评价第58-59页
    5.3 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9-60页
    5.4 收获机田间行驶作业时振动测试及舒适性分析第60-66页
        5.4.1 收获机在不同硬度路面上行驶作业时的振动测试第60-65页
        5.4.2 收获机以不同速度行驶作业时的振动测试第65-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稻麦油联合收获机车身的模态分析及结构优化第67-78页
    6.1 HyperWorks软件简介第67-68页
        6.1.1 HyperMesh简介第67页
        6.1.2 OptiStruct简介第67-68页
    6.2 收获机车身模态分析第68-71页
        6.2.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第68-69页
        6.2.2 收获机车身模态计算第69-71页
    6.3 收获机车身尺寸优化第71-74页
    6.4 收获机车身拓扑优化第74-76页
    6.5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8-80页
    7.1 总结第78-79页
    7.2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5页
附录第85-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精量旱直播机气力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下一篇: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底盘的设计与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