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序言 | 第9-11页 |
一、虚假诉讼案例及引发的争议问题 | 第11-13页 |
(一)基本案情 | 第11-12页 |
1.乐某诈骗案 | 第11页 |
2.陈某妨害作证案 | 第11-12页 |
3.崔某合同诈骗案 | 第12页 |
(二)由案例引发的争议问题 | 第12-13页 |
1. 提出虚假诉讼主张的行为是否属于诈骗行为 | 第12页 |
2. 法官可否成为被骗主体及其是否有权处分被害人财产 | 第12-13页 |
3. 虚假诉讼行为所侵犯的是何法益 | 第13页 |
二、虚假诉讼行为引发的法律问题分析 | 第13-21页 |
(一) 虚假诉讼主张与诈骗罪中诈骗行为之辨析 | 第13-14页 |
1. 诈骗行为的手段及特征 | 第13-14页 |
2. 虚假诉讼主张可否成为诈骗行为 | 第14页 |
(二)法官可否成为被骗主体及其是否有权处分被害人财产 | 第14-16页 |
1. 法官可否成为被骗主体 | 第14-15页 |
2. 法官是否有权处分被害人财产 | 第15-16页 |
(三)虚假诉讼行为所侵犯的法益 | 第16-19页 |
1. 侵财型虚假诉讼行为侵犯的法益 | 第17-18页 |
2.非侵财型虚假诉讼行为侵犯的法益 | 第18-19页 |
(四)虚假诉讼行为之定性分析 | 第19-21页 |
1. 侵财型虚假诉讼行为的定性 | 第19-21页 |
2. 非侵财型虚假诉讼行为的定性 | 第21页 |
三、案件处理意见评析及虚假诉讼行为的规制建议 | 第21-24页 |
(一)案件处理意见评析 | 第21-23页 |
(二)虚假诉讼行为的刑法规制及完善建议 | 第23-24页 |
1.虚假诉讼行为的刑法规制 | 第23-24页 |
2.虚假诉讼行为立法的完善建议 | 第24页 |
结语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