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2 文件雕复技术概述 | 第13-26页 |
2.1 存储设备与文件系统 | 第13-17页 |
2.1.1 传统块存储设备 | 第13页 |
2.1.2 NAND闪存设备 | 第13-14页 |
2.1.3 文件系统 | 第14页 |
2.1.4 FAT32文件系统 | 第14-17页 |
2.2 JPEG图像雕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2.2.1 传统的文件雕复算法综述 | 第17-18页 |
2.2.2 简单雕复 | 第18页 |
2.2.3 改进的简单雕复 | 第18页 |
2.2.4 SMART雕复 | 第18-20页 |
2.2.5 二分片雕复 | 第20页 |
2.2.6 文件映射雕复 | 第20-21页 |
2.2.7 图理论雕复 | 第21-22页 |
2.2.8 依靠BP神经网络和轮廓线匹配雕复 | 第22页 |
2.3 NAND闪存带来的新挑战 | 第22-24页 |
2.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连续色调静止图像的压缩与编码——JPEG | 第26-34页 |
3.1 JPEG技术标准概述 | 第26页 |
3.2 JPEG压缩算法分类 | 第26-28页 |
3.3 源图像编码处理的约定 | 第28-31页 |
3.3.1 源图像采样与编码顺序 | 第28-30页 |
3.3.2 DCT变换与量化 | 第30-31页 |
3.3.3 直流和交流分量分别编码 | 第31页 |
3.4 JPEG压缩数据格式 | 第31-33页 |
3.4.1 压缩数据中的段与标记 | 第32-33页 |
3.4.2 顺序DCT的交换格式语法约定 | 第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基于前向匹配距离的JPEG雕复算法 | 第34-48页 |
4.1 自然图像的像素间相关性 | 第34-37页 |
4.2 数据块分析 | 第37-40页 |
4.2.1 文件与数据块 | 第37页 |
4.2.2 从存储设备中获取数据块 | 第37-39页 |
4.2.3 数据块的预处理 | 第39-40页 |
4.3 算法概述 | 第40-47页 |
4.3.1 前向像素距离 | 第40-43页 |
4.3.2 前向逻辑距离 | 第43页 |
4.3.3 前向匹配距离 | 第43-44页 |
4.3.4 算法流程 | 第44-46页 |
4.3.5 文件的首数据块和末数据块的处理 | 第46页 |
4.3.6 RST标记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计算优化 | 第48-53页 |
5.1 并行优化 | 第48-50页 |
5.2 解码优化 | 第50-51页 |
5.3 全内存操作 | 第5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6 实验与分析 | 第53-62页 |
6.1 验证损耗平均算法的实验 | 第53-54页 |
6.1.1 验证文件系统的删除操作 | 第53页 |
6.1.2 验证损耗平均算法以及从NAND闪存设备上获取数据的实验 | 第53-54页 |
6.2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实验 | 第54-55页 |
6.3 验证雕复算法的实验 | 第55-61页 |
6.3.1 在硬盘上的实验 | 第55-57页 |
6.3.2 在NAND闪存设备上的实验 | 第57-61页 |
6.3.3 时间复杂度 | 第6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