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农牧民俗文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民俗文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民俗文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陕北农牧民俗文化的概念与范畴界定 | 第15-17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5页 |
·民俗文化的概念 | 第15页 |
·陕北农牧民俗文化的概念 | 第15页 |
·基本范畴的界定 | 第15-17页 |
·地区范畴 | 第15-16页 |
·内容范畴 | 第16-17页 |
第三章 陕北农牧民俗文化的形成因素 | 第17-22页 |
·独特自然地理环境 | 第17-18页 |
·多元民族杂居演化 | 第18-20页 |
·农牧交错发展经济 | 第20-22页 |
第四章 陕北农牧民俗文化特质 | 第22-36页 |
·年节祭祀信仰中的民俗特质 | 第22-24页 |
·农牧年节习俗 | 第22-23页 |
·农牧祭祀礼俗 | 第23页 |
·民间信仰习俗 | 第23-24页 |
·日常生活中的民俗特质 | 第24-30页 |
·方言地名 | 第24-25页 |
·饮食习惯 | 第25-26页 |
·服饰居所 | 第26-29页 |
·人生礼仪 | 第29-30页 |
·民间艺术中的民俗特质 | 第30-33页 |
·陕北民歌 | 第30-31页 |
·陕北秧歌 | 第31-32页 |
·安塞腰鼓 | 第32页 |
·陕北剪纸 | 第32-33页 |
·陕北农牧民俗文化的多元化特质 | 第33-36页 |
第五章 陕北农牧民俗文化的功能与价值 | 第36-39页 |
·陕北农牧民俗文化的主要社会功能 | 第36-38页 |
·陕北农牧民俗文化的教育塑造功能 | 第36-37页 |
·陕北农牧民俗文化的娱乐调适功能 | 第37页 |
·陕北农牧民俗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 | 第37-38页 |
·陕北农牧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 第38页 |
·陕北农牧民俗文化的保护调适 | 第38-39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个人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