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考虑碳排放峰值的天津市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8-10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碳排放因素研究第11页
        1.2.2 因素分解研究动态第11-12页
        1.2.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第12-13页
    1.3 研究思路和创新第13-16页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思想第16-21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2.1.1 碳排放总量第16页
        2.1.2 能源强度第16-17页
        2.1.3 城镇化率第17页
        2.1.4 产业结构第17页
    2.2 因素分解相关理论第17-19页
        2.2.1 基于Kaya公式的碳排放迪式因素分解模型第17-18页
        2.2.2 能源强度的拉氏因素分解模型第18-19页
    2.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第19-21页
        2.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本涵义第19页
        2.3.2 ECK曲线方程及一般式第19-21页
第三章 基于EKC曲线对各国峰值的评析第21-35页
    3.1 欧盟、德国、日本、美国、英国二氧化碳EKC曲线检验第21-23页
    3.2 对德国和日本的碳排放因素分解第23-34页
        3.2.1 对德国的分析第25-29页
        3.2.2 德国节能政策第29页
        3.2.3 对日本的分析第29-33页
        3.2.4 日本的产业低碳发展政策第33-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天津市碳排放发展路径中的产业结构分析第35-51页
    4.1 天津市碳排放情况和产业结构演进路径第35-39页
        4.1.1 1995年以来天津市碳排放情况第35-36页
        4.1.2 天津市产业结构变化第36-39页
    4.2 天津市碳排放和能源强度的因素分解第39-42页
        4.2.1 天津市碳排放的kaya公式分解第39-40页
        4.2.2 天津市能源强度的因素分解第40-42页
    4.3 天津市和北京市能源强度的对比分析第42-50页
        4.3.1 北京市的碳排放情况和能源消费演进路径第43-44页
        4.3.2 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对比分析第44-46页
        4.3.3 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第46-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天津市产业发展策略第51-58页
    5.1 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第51页
    5.2 以京津冀都市圈为平台,积极推进城市间互补产业发展第51-53页
        5.2.1 北京-天津的产业协同发展第51-52页
        5.2.2 天津-河北的产业协同发展第52-53页
    5.3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将节能减排作为硬约束纳入到产业部门第53-55页
        5.3.1 加快立法第53-54页
        5.3.2 有效利用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第54-55页
    5.4 推进技术节能第55-56页
    5.5 运用市场手段刺激低碳经济发展第56-5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下一篇:基于消费者行为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