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第一章 猪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 第11-24页 |
·PPV的病原特性 | 第11-13页 |
·PPV的分类地位 | 第11页 |
·PPV的理化特性 | 第11-12页 |
·PPV的体外培养 | 第12页 |
·PPV的血凝性 | 第12页 |
·PPV的致病性 | 第12-13页 |
·PPV的流行病学 | 第13-16页 |
·PPV的发现和现状 | 第13-14页 |
·PPV的传播途径、传染源 | 第14页 |
·PPV的混合感染 | 第14-15页 |
·PPV的致病机理 | 第15-16页 |
·PP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6-18页 |
·PPV的基因组结构 | 第16页 |
·PPV的复制特点 | 第16页 |
·PPV的转录特点 | 第16-17页 |
·PPV的基因表达调控 | 第17页 |
·PPV基因组编码的蛋白与功能 | 第17-18页 |
·PPV的诊断 | 第18-21页 |
·病毒的分离培养 | 第18-19页 |
·血清学方法 | 第19-20页 |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20-21页 |
·PPV的预防 | 第21-23页 |
·弱毒疫苗 | 第21页 |
·灭活疫苗 | 第21-22页 |
·新型疫苗 | 第22-2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试验研究 | 第24-55页 |
第二章 猪细小病毒 YL 株的全基因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4-44页 |
·材料 | 第24-26页 |
·菌株、毒株及载体 | 第24页 |
·试剂 | 第24-25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5页 |
·试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 | 第25-26页 |
·方法 | 第26-31页 |
·细胞毒的增殖 | 第26页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第26页 |
·PPV核酸提取 | 第26-27页 |
·PPV全基因组序列分段PCR扩增 | 第27-28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8-30页 |
·PPV基因组序列分析 | 第30-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41页 |
·病毒增殖 | 第31-32页 |
·间接免疫荧光 | 第32页 |
·PPV基因组各片段扩增结果 | 第32-35页 |
·PPV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 | 第35-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猪细小病毒YL株VP2基因原核表达 | 第44-55页 |
·材料 | 第44-45页 |
·菌株、质粒 | 第44页 |
·试剂 | 第44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44页 |
·溶液及配制 | 第44-45页 |
·方法 | 第45-50页 |
·技术路线 | 第45-46页 |
·VP2基因片段的扩增、纯化与回收 | 第46-47页 |
·pET-YL-VP2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7-48页 |
·VP2主要抗原表位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48-50页 |
·结果 | 第50-53页 |
·VP2基因的PCR扩增 | 第50页 |
·pET-YL-VP2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50-51页 |
·重组蛋白的SDS-PAGE鉴定 | 第51-52页 |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鉴定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主要缩略词和中英文对照表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