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源与国际技术许可排他性策略研究--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目录 | 第13-16页 |
图目录 | 第16-17页 |
表目录 | 第17-18页 |
1 绪论 | 第18-2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8-22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18-19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9-22页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2-23页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页 |
1.2.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2-2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第23页 |
1.3.2 章节安排 | 第23-2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5 预期创新 | 第25-2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6-84页 |
2.1 技术许可的研究 | 第26-52页 |
2.1.1 产业组织理论下的许可研究 | 第26-33页 |
2.1.2 进入模式视角下的技术许可研究 | 第33-38页 |
2.1.3 技术市场对技术许可的分析 | 第38-40页 |
2.1.4 技术许可的动机研究 | 第40-42页 |
2.1.5 技术许可决策研究 | 第42-52页 |
2.2 知识转移研究 | 第52-63页 |
2.2.1 知识观的兴起 | 第52-53页 |
2.2.2 企业知识管理 | 第53-54页 |
2.2.3 知识转移的边界 | 第54-55页 |
2.2.4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55-60页 |
2.2.5 基于知识的技术许可的研究 | 第60-63页 |
2.2.6 小结 | 第63页 |
2.3 国家间差异的研究 | 第63-80页 |
2.3.1 地理距离的研究 | 第64页 |
2.3.2 心理距离的研究 | 第64-66页 |
2.3.3 文化距离的研究 | 第66-72页 |
2.3.4 制度距离的研究 | 第72-79页 |
2.3.5 小结 | 第79-80页 |
2.4 东道国经验的研究 | 第80-8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3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第84-106页 |
3.1 模型构建 | 第84-85页 |
3.2 子研究1:技术资源对许可策略的影响 | 第85-94页 |
3.2.1 企业整体技术资源对排他性许可的影响 | 第85-90页 |
3.2.2 技术资源的深度对排他性技术许可的影响 | 第90-92页 |
3.2.3 技术广度对排他性许可的影响 | 第92-94页 |
3.3 子研究2:许可技术特征的调节作用 | 第94-98页 |
3.3.1 许可技术成熟度的调节作用 | 第94-96页 |
3.3.2 许可技术数量的调节作用 | 第96-98页 |
3.4 子研究3:国家间差异的调节作用 | 第98-102页 |
3.4.1 文化距离的调节作用 | 第98-101页 |
3.4.2 规制距离的调节作用 | 第101-102页 |
3.5 子研究4:东道国经验的调节作用 | 第102-106页 |
4 数据变量和方法 | 第106-122页 |
4.1 数据收集 | 第106-107页 |
4.2 数据筛选 | 第107-113页 |
4.3 变量测量 | 第113-120页 |
4.3.1 因变量 | 第113页 |
4.3.2 自变量 | 第113-116页 |
4.3.3 调节变量 | 第116-118页 |
4.3.4 控制变量 | 第118-120页 |
4.4 方法 | 第120-122页 |
5 实证研究和结果讨论 | 第122-158页 |
5.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 | 第122-126页 |
5.1.1 从许可企业的来源来看 | 第122-123页 |
5.1.2 许可企业的行业分布 | 第123-124页 |
5.1.3 变量描述 | 第124页 |
5.1.4 相关性系数矩阵 | 第124-126页 |
5.2 回归分析 | 第126-153页 |
5.2.1 子研究1:技术资源对排他性许可的影响 | 第126-127页 |
5.2.2 子研究2:许可技术特征的调节作用 | 第127-138页 |
5.2.3 子研究3:国家间差距的调节作用 | 第138-147页 |
5.2.4 子研究4:东道国市场经验的调节作用 | 第147-151页 |
5.2.5 实证检验结果汇总 | 第151-153页 |
5.3 结果讨论 | 第153-158页 |
5.3.1 企业技术资源对排他性许可的影响的讨论 | 第153-154页 |
5.3.2 技术特征的调节作用的讨论 | 第154-156页 |
5.3.3 国家差异的调节作用的讨论 | 第156-157页 |
5.3.4 东道国经验的调节作用 | 第157-15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58-16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58-159页 |
6.1.1 资源观视角下的排他性许可决策 | 第158-159页 |
6.1.2 国际化理论下的排他性许可决策 | 第159页 |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第159-161页 |
6.2.1 理论贡献 | 第159-160页 |
6.2.2 实践启示 | 第160-161页 |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第161-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92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92-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