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以辽宁省外经贸委办公楼保护与改造设计为例

1、前言第7-9页
2、概念阐释第9-16页
    2.1 历史建筑第9-12页
    2.2 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第12-16页
3、历史建筑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简史第16-27页
    3.1 古代中国对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基本观念第16页
    3.2 古代欧洲及日本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基本观念第16页
    3.3 19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的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第16-20页
    3.4 二战后的历史建筑保护运动第20-27页
4、国内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第27-33页
5、当代国内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无法保护的原因第33-37页
    5.1 观念的原因第33页
    5.2 政策的原因第33-35页
    5.3 经济的原因第35-36页
    5.4 使用功能的原因第36-37页
6、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是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保护的先决条件第37-45页
    6.1 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保护是资源再生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37-38页
    6.2 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保护是城市复兴、文化兼容性及多样化的要求第38-41页
    6.3 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保护是文化自明性和心理归属感的要求第41-45页
7、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保护的政策保证第45-49页
    7.1 转移城市中心区,建立新城区第45-46页
    7.2 明晰历史建筑的产权第46-48页
    7.3 将城市中心区大量一般性历史建筑列入法律保护范围内第48-49页
8、积极性保护是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保护的现实思路第49-62页
    8.1 只有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才能实现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保护的市场化运作第50-53页
    8.2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能保证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具有永恒的活力第53-55页
    8.3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是古建筑保护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趋势第55-60页
    8.4 积极性保护的操作方法——保护范围第60-62页
9、优秀的设计思想兼顾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第62-74页
    9.1 保护与整修的关系——修旧如旧第62-64页
    9.2 保护与增建的关系——并置第64-74页
10、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保护的实践——以辽宁省外经贸委办公楼保护与改造为例第74-105页
    10.1 项目背景资料第74-81页
    10.2 设计思想第81-95页
    10.3 材料构造与技术第95-105页
11、总结第105-110页
设计图纸第110-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38页
插图索引第138-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断路器开合闸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一种基于决策树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