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实务培训系统中操作仿真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 1.2 虚拟培训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1-12页 |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 1.5 课题研究的过程 | 第15页 |
| 1.6 本人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虚拟实务培训方式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 2.1 成人学习理论 | 第17-19页 |
|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 2.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20页 |
| 2.4 交互设计理论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培训系统设计思想及关键技术分析 | 第22-29页 |
| 3.1 设备仿真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 | 第22-23页 |
| 3.2 操作仿真方法技术的选择 | 第23-26页 |
| 3.3 脚本语言的选择 | 第26-27页 |
| 3.4 其他关键技术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操作仿真系统界面功能设计 | 第29-35页 |
| 4.1 系统总体目标 | 第29页 |
| 4.2 系统各功能模型设计 | 第29-32页 |
| 4.3 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32页 |
| 4.4 操作仿真界面的功能分析与设计 | 第32-33页 |
| 4.5 系统数据库与状态转移表的设计 | 第33-35页 |
| 第五章 操作仿真系统界面功能的实现 | 第35-57页 |
| 5.1 系统状态转移表的实现 | 第35-38页 |
| 5.2 操作仿真系统登录界面的实现 | 第38-40页 |
| 5.3 系统操作仿真的实现 | 第40-49页 |
| 5.4 操作仿真界面布局的实现 | 第49-50页 |
| 5.5 硬件仿真模块的实现 | 第50-53页 |
| 5.6 软件仿真模块的实现 | 第53页 |
| 5.7 操作仿真系统的测试情况 | 第53-57页 |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 6.1 全文结论 | 第57页 |
| 6.2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57-58页 |
| 6.3 本研究的不足 | 第58-59页 |
| 6.4 未来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