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社会网络信息传输时变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移动社会网络概述 | 第9-10页 |
1.1.2 移动社会网络路由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移动社会网络基本特征和机会路由 | 第13-22页 |
2.1 移动社会网络中的节点行为特征 | 第13-15页 |
2.1.1 节点全局特征 | 第13-15页 |
2.1.2 节点局部特征 | 第15页 |
2.2 基于真实数据集的接触图 | 第15-18页 |
2.2.1 数据集介绍 | 第16-17页 |
2.2.2 接触图 | 第17-18页 |
2.3 移动社会网络中的机会路由 | 第18-22页 |
2.3.1 SimBetTS | 第18-19页 |
2.3.2 Bubble Rap | 第19-20页 |
2.3.3 SimBetAge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移动社会网络时变性分析 | 第22-35页 |
3.1 传统静态接触图的缺陷 | 第22-24页 |
3.2 时变图理论 | 第24-27页 |
3.2.1 时变图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3.2.2 时变图中的路径和距离 | 第25页 |
3.2.3 时变图特征 | 第25-27页 |
3.3 移动社会网络中的时变特性 | 第27-35页 |
3.3.1 真实接触集的时间窗口 | 第27-28页 |
3.3.2 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 | 第28-30页 |
3.3.3 窗口度量相关性分析 | 第30-35页 |
第四章 基于时变特性的机会转发策略 | 第35-49页 |
4.1 时变图描述 | 第35-36页 |
4.2 定义暂态社会度量 | 第36-39页 |
4.3 基于暂态社会度量的机会转发机制 | 第39-41页 |
4.4 性能验证 | 第41-49页 |
4.4.1 仿真环境 | 第41-42页 |
4.4.2 仿真设置 | 第42-43页 |
4.4.3 仿真结果 | 第43-4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49-50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