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 DEH 发展的状况 | 第10-12页 |
1.2.2 我国对于 DEH 研究和实践的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汽轮机 DEH 控制系统 | 第14-25页 |
2.1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种类 | 第14页 |
2.1.1 机械液压控制系统 | 第14页 |
2.1.2 模拟电液控制系统 | 第14页 |
2.1.3 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EH) | 第14页 |
2.2 天富热电 DEH 系统组成 | 第14-19页 |
2.2.1 电子控制系统 | 第15-16页 |
2.2.2 执行机构 | 第16页 |
2.2.3 EH 油路系统 | 第16页 |
2.2.4 保护系统 | 第16-17页 |
2.2.5 调节保安系统 | 第17-18页 |
2.2.6 DEH 监测(TSI)系统 | 第18-19页 |
2.2.7 危急遮断系统(ETS) | 第19页 |
2.3 天富热电汽轮机 DEH 系统控制原理与仿真系统 | 第19-25页 |
2.3.1 DEH 系统控制原理 | 第19-21页 |
2.3.2 DEH 仿真系统 | 第21-25页 |
第三章 天富热电汽轮机 DEH 操作调节系统与故障隐患 | 第25-35页 |
3.1 汽轮机 DEH 调节系统软件组成 | 第25-26页 |
3.1.1 软件界面 | 第25页 |
3.1.2 操作主界面 | 第25-26页 |
3.2 并网前的操作与事故隐患 | 第26-30页 |
3.2.1 挂闸/复位 | 第26-27页 |
3.2.2 汽机启/停 | 第27页 |
3.2.3 摩检 | 第27页 |
3.2.4 升速控制 | 第27-28页 |
3.2.5 转速保持 | 第28-29页 |
3.2.6 暖机 | 第29页 |
3.2.7 负荷控制 | 第29页 |
3.2.8 超速试验 | 第29页 |
3.2.9 阀门严密性试验 | 第29-30页 |
3.3 并网后的操作与事故隐患 | 第30-35页 |
3.3.1 负荷控制 | 第30-31页 |
3.3.2 主汽压控制 | 第31页 |
3.3.3 阀位控制 | 第31页 |
3.3.4 频限投入 | 第31页 |
3.3.5 汽压保护 | 第31-32页 |
3.3.6 协调运行 | 第32页 |
3.3.7 快减负荷 | 第32页 |
3.3.8 真空保护投/切 | 第32页 |
3.3.9 阀门活动试验 | 第32-35页 |
第四章 天富热电 DEH 系统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第35-42页 |
4.1 ASP 油压异常 | 第35-36页 |
4.1.1 油压异常现象 | 第35页 |
4.1.2 油压异常故障原因分析 | 第35页 |
4.1.3 故障解决方法 | 第35-36页 |
4.2 汽轮机调节系统摆动 | 第36-37页 |
4.2.1 故障现象 | 第36页 |
4.2.2 故障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4.2.3 故障解决方法 | 第37页 |
4.3 高压调门抖动 | 第37-38页 |
4.3.1 故障现象 | 第37页 |
4.3.2 故障原因分析 | 第37页 |
4.3.3 故障解决方法 | 第37-38页 |
4.4 EH 系统不稳定 | 第38页 |
4.4.1 故障现象 | 第38页 |
4.4.2 故障原因分析 | 第38页 |
4.4.3 故障解决方法 | 第38页 |
4.5 DEH 常见软件故障 | 第38-40页 |
4.5.1 故障现象 | 第38-39页 |
4.5.2 故障原因分析 | 第39页 |
4.5.3 故障的解决方法 | 第39-40页 |
4.6 汽轮机电液系统内泄漏故障 | 第40-42页 |
4.6.1 故障现象 | 第40页 |
4.6.2 故障原因分析 | 第40页 |
4.6.3 故障的解决方法 | 第40-4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附件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