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识别及其治理机制研究--以房地产和建筑业上市公司为例
1 导论 | 第1-11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9页 |
·研究目的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9-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过度投资的概念界定 | 第11页 |
·过度投资的成因分析 | 第11-14页 |
·过度投资的衡量 | 第14-15页 |
·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 | 第15-16页 |
·文献评析 | 第16-18页 |
3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识别 | 第18-31页 |
·引言 | 第18页 |
·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理论分析 | 第18-20页 |
·研究设计 | 第20-22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20-21页 |
·变量定义与模型建立 | 第21-22页 |
·企业成长机会与最佳投资水平的衡量 | 第22-26页 |
·成长机会值的计量 | 第22-25页 |
·最佳投资水平的计量 | 第25-26页 |
·统计结果分析 | 第26-29页 |
·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存在性 | 第26-27页 |
·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严重程度 | 第27-28页 |
·存在过度投资问题的公司股权性质 | 第28-29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29页 |
·增加控制变量 | 第29页 |
·用其它变量作为成长性机会的替代指标 | 第29页 |
·研究小结 | 第29-31页 |
4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 | 第31-42页 |
·引言 | 第31页 |
·研究假设 | 第31-32页 |
·研究没计 | 第32-35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变量定义 | 第33-35页 |
·模型设计 | 第35页 |
·计量经济分析 | 第35-40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回归分析 | 第37-40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40-41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40-41页 |
·其它检验 | 第41页 |
·研究小结 | 第41-42页 |
5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2-55页 |
·引言 | 第42页 |
·研究假没 | 第42-44页 |
·研究没计 | 第44-47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变量定义 | 第45-46页 |
·模型设计 | 第46-47页 |
·计量经济分析 | 第47-52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49页 |
·回归分析 | 第49-52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52-53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52页 |
·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52-53页 |
·研究小结 | 第53-55页 |
6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对策 | 第55-59页 |
·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 第55页 |
·规范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 第55-56页 |
·优化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结构 | 第56-57页 |
·建立有效的经理薪酬机制 | 第57-58页 |
·完善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 | 第58页 |
·研究小结 | 第58-59页 |
7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59-62页 |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研究不足 | 第60页 |
·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