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2页 |
| 1.1.1 课题的背景 | 第8-11页 |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2 超快摄影技术进展 | 第12-15页 |
| 1.3 激光超声的应用 | 第15-16页 |
| 1.4 激光超声理论发展进程 | 第16-17页 |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2章 飞秒激光辐照下铜膜中温度场分布的数值模拟 | 第19-34页 |
| 2.1 引言 | 第19页 |
| 2.2 铜薄膜的三维双温模型 | 第19-28页 |
| 2.2.1 铜薄膜三维双温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22-24页 |
| 2.2.2 基于有限差分方法推导出的电子和晶格温度场的递推公式 | 第24-28页 |
| 2.3 金属铜膜双温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 | 第28-3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飞秒激光辐照下铜膜中位移场分布的数值模拟 | 第34-52页 |
| 3.1 引言 | 第34页 |
| 3.2 金属铜膜的三维热弹控制方程 | 第34-46页 |
| 3.2.1 金属铜膜三维热弹控制方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35-41页 |
| 3.2.2 金属铜膜三维热弹控制方程的有限差分递推公式 | 第41-46页 |
| 3.3 飞秒激光作用在金属铜膜上的三维位移场的数值模拟结果 | 第46-5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4章 飞秒激光辐照下铜膜中应力场分布的数值模拟 | 第52-60页 |
| 4.1 引言 | 第52页 |
| 4.2 金属铜膜的三维应力场方程 | 第52-54页 |
| 4.3 金属铜膜的三维应力场数值计算结果 | 第54-5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基于超快摄影技术的铜膜中超声波速度的测量 | 第60-65页 |
| 5.1 引言 | 第60页 |
| 5.2 超快摄影光路的设计与搭建 | 第60-61页 |
| 5.3 超快摄影的实验结果 | 第61-64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