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基因表达视角下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新生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8页
        1.1.1 传统村落文化的精神需求第13-14页
        1.1.2 传统村落是其文化的载体第14页
        1.1.3 传统村落的蕴含价值第14-17页
        1.1.4 我国传统村落发展现状第17-18页
        1.1.5 我国传统村落面临的威胁第18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2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8-19页
        1.2.2 研究意义第19-21页
    1.3 相关概念解析第21-23页
        1.3.1 基因表达第21页
        1.3.2 传统村落第21-22页
        1.3.3 延续与新生第22-23页
    1.4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框架第23-25页
        1.4.1 研究对象第23页
        1.4.2 研究方法第23-24页
        1.4.3 研究框架第24-25页
2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第25-43页
    2.1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进程第25-28页
        2.1.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进程第25-26页
        2.1.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进程第26-28页
    2.2 传统村落相关理论发展研究第28-30页
        2.2.1 国外相关理论发展研究第28-29页
        2.2.2 国内相关理论发展研究第29-30页
    2.3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原则第30-33页
        2.3.1 整体性原则第30-31页
        2.3.2 历史性原则第31-32页
        2.3.3 原真性原则第32页
        2.3.4 适度利用原则第32-33页
    2.4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实践第33-37页
        2.4.1 广西秀水村保护与利用规划实践第33-35页
        2.4.2 基于水乡特色的李市古村保护第35-37页
    2.5 我国传统村落发展的特点第37-38页
    2.6 我国传统村落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8-42页
        2.6.1 传统村落的破坏第38-40页
        2.6.2 文化变迁的影响第40-42页
    2.7 本章小结第42-43页
3 基因表达对传统村落发展的影响第43-69页
    3.1 研究基因表达的意义第43-44页
        3.1.1 研究基因的意义第43-44页
        3.1.2 研究基因表达的意义第44页
    3.2 基因、基因表达与目的性状第44-50页
        3.2.1 基因的特点第44-46页
        3.2.2 基因表达的特点第46-47页
        3.2.3 目的性状与基因技术第47-50页
    3.3 传统村落与基因第50-57页
        3.3.1 传统村落的类生命特征第50-51页
        3.3.2 传统村落与基因的特点第51-55页
        3.3.3 传统村落的“两性”第55-57页
    3.4 传统村落与基因表达第57-66页
        3.4.1 传统村落的表达过程第57-58页
        3.4.2 传统村落的环境敏感性第58-63页
        3.4.3 传统村落的文化敏感性第63-66页
    3.5 基因表达对传统村落发展的意义第66-67页
    3.6 本章小结第67-69页
4 传统村落的基因传递第69-93页
    4.1 传统村落的基因构成第69-81页
        4.1.1 整体层面第70-74页
        4.1.2 建构层面第74-76页
        4.1.3 单体层面第76-81页
    4.2 基因技术建筑化第81-88页
        4.2.1 克隆——如法炮制第82-83页
        4.2.2 基因重组——推陈出新第83-84页
        4.2.3 杂交——博采众长第84-85页
        4.2.4 转基因——有的放矢第85-88页
    4.3 传统村落的基因传递第88-93页
        4.3.1 基因构成的内在逻辑第88-89页
        4.3.2“基因技术”的比较第89-90页
        4.3.3 基因构成与技术第90-93页
5 实例研究——以四川宣汉县渡口乡土家族村落为例第93-119页
    5.1 项目概况、背景及设计目标第93-97页
        5.1.1 项目概况第93-95页
        5.1.2 项目背景第95-97页
        5.1.3 设计任务第97页
    5.2 渡口乡中白地块现状问题分析第97-102页
        5.2.1 资源利用不足第97-99页
        5.2.2 建筑组团脱离第99-100页
        5.2.3 建筑特色缺失第100-102页
    5.3 渡口乡中白土家族村落的延续与新生第102-117页
        5.3.1 聚落更新第103-105页
        5.3.2 重塑街巷第105-108页
        5.3.3 风貌打造第108-110页
        5.3.4 材料更新第110-111页
        5.3.5 建构表达第111-112页
        5.3.6 平面设计第112-113页
        5.3.7 立面设计第113-116页
        5.3.8 装饰艺术第116-117页
    5.4 本章小结第117-119页
6 结语第119-121页
    6.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9页
    6.2 创新点及不足第119-121页
致谢第121-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7页
附录第127-153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27-128页
    B 渡口乡中白土家族村落设计相关图纸第128-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桥梁自然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下一篇:铁路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