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农村社区养老问题研究--基于郝堂村的调研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一) 研究背景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二、研究综述第14-20页
        (一) 核心概念界定第14-15页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20页
    三、研究方法第20-21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20-21页
        (二) 个案分析法第21页
        (三) 访谈法第21页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第21-23页
        (一) 研究创新第21-22页
        (二) 研究不足第22-23页
第二章 我国农村社区养老的现状第23-28页
    一、我国农村社区养老的基本情况第23-25页
        (一) 政策支持第23-24页
        (二) 实践探索第24-25页
    二、推行农村社区养老的制约因素分析第25-28页
        (一) 缺乏对社区养老的认识第25-26页
        (二) 缺乏社区认同和社区信任第26页
        (三) 政策法规不健全第26页
        (四) 资金缺乏且来源单一第26-27页
        (五) 服务体系不健全第27-28页
第三章 郝堂村社区养老方式实证分析第28-48页
    一、郝堂村社区建设概况第28-32页
        (一) 注重制度规范与宣传第29页
        (二) 发展特色产业第29-30页
        (三) 培育民俗文化第30页
        (四) 注重生态保护第30页
        (五)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第30-32页
    二、受访老人基本状况分析第32-37页
        (一) 老人的基本特征第32-36页
        (二) 老人养老现状分析第36-37页
    三、社区养老服务的提供第37-39页
        (一) 多元的资金支持第37页
        (二) 健全的服务设施第37-38页
        (三) 优良的服务队伍第38-39页
        (四) 完善的服务内容第39页
    四、社区养老服务的典型项目第39-45页
        (一) "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社第40-43页
        (二) 乐龄养老服务中心第43-45页
    五、郝堂村社区养老建设经验总结第45-48页
        (一) 领导重视,政府支持是前提第45-46页
        (二) 社区认同,居民参与是基础第46页
        (三) 多方参与,规范管理是关键第46-47页
        (四) 以民为本,官民共治是支撑第47-48页
第四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社区养老经验分析第48-55页
    一、典型国家社区养老模式第48-50页
        (一) 英国的社区照顾模式第48-49页
        (二) 美国的退休社区第49页
        (三) 日本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第49-50页
        (四) 新加坡的"乐龄中心"第50页
    二、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第50-53页
        (一) 香港地区第50-51页
        (二) 上海模式第51-52页
        (三) 武汉百步亭模式第52页
        (四) 宁波的海曙模式第52-53页
    三、相关经验与启示第53-55页
        (一) 明确政府权责,建立协调机制第53页
        (二) 以社区为主,注重社会的参与第53-54页
        (三) 以老人为本,满足老人实际需求第54页
        (四) 培养专业的服务队伍,提高服务水平第54-55页
第五章 农村社区养老建设的发展路径探析第55-59页
    一、坚持政府的宏观引导第55-56页
        (一) 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法规第55页
        (二) 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参与第55-56页
    二、转变认识,强化社区认同第56页
        (一) 转变农村老人现有的养老观念第56页
        (二) 转变农村社区干部的管理观念第56页
        (三) 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强化社区认同第56页
    三、拓宽农村社区养老资金筹集渠道第56-57页
        (一) 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第57页
        (二) 鼓励社会力量进行捐赠第57页
        (三) 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第57页
    四、构建完善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第57-59页
        (一) 健全农村社区养老基础设施第57-58页
        (二) 完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内容第58页
        (三)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队伍第58-59页
总结与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一第63-64页
附录二第64-65页
附录三第65-66页
附录四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滑动轴承摩擦副微织构表面自润滑技术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偏差问题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以W市SY学校留守儿童服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