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提取对竹片理化性质及半纤维素糖组分降解的影响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内外生物质能利用现状 | 第13-14页 |
1.2.2 我国竹子资源的组成、分布及其利用现状 | 第14-15页 |
1.2.3 竹子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第15页 |
1.3 制浆造纸行业与生物质精炼结合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3.1 生物质精炼 | 第15-16页 |
1.3.2 半纤维素预提取技术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 | 第16页 |
1.4 生物质资源的预提取技术 | 第16-20页 |
1.4.1 生物预提取 | 第16-17页 |
1.4.2 物理预提取 | 第17页 |
1.4.3 碱预提取 | 第17-18页 |
1.4.4 热水预提取 | 第18-19页 |
1.4.5 不同预提取方法之间的比较 | 第19-20页 |
1.5 纤维理化性质的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1.5.1 电子显微镜 | 第20页 |
1.5.2 BET低温氮吸附 | 第20-21页 |
1.5.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21页 |
1.5.4 纤维质量分析仪 | 第21-22页 |
1.6 半纤维素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1.6.1 半纤维素的结构 | 第22-23页 |
1.6.2 半纤维素稀酸水解 | 第23-25页 |
1.7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7.1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页 |
1.7.2 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热水预提取对竹片纤维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26-45页 |
2.1 实验 | 第26-30页 |
2.1.1 原料与药品 | 第26页 |
2.1.2 仪器与设备 | 第26-27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0-43页 |
2.2.1 HWP对APMP性能的影响 | 第30-33页 |
2.2.2 HWP对竹片化学组分的影响 | 第33页 |
2.2.3 HWP对竹片表面形态的影响 | 第33-35页 |
2.2.4 HWP对竹片吸附能力的影响 | 第35页 |
2.2.5 HWP对竹纤维素结晶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2.2.6 HWP对竹片化学结构的影响 | 第36-37页 |
2.2.7 HWP对纤维表面木素分布的影响 | 第37-41页 |
2.2.8 HWP对纤维形态的影响 | 第41页 |
2.2.9 HWP对纤维长度分布的影响 | 第41-4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碱性过氧化氢预提取对竹片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45-61页 |
3.1 实验 | 第45-46页 |
3.1.1 原料与药品 | 第45页 |
3.1.2 仪器与设备 | 第45页 |
3.1.3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6-59页 |
3.2.1 AHPP对竹片APMP制浆性能的影响 | 第46-49页 |
3.2.2 APMP对竹片化学组分的影响 | 第49-50页 |
3.2.3 AHPP对竹片表面形态的影响 | 第50-51页 |
3.2.4 AHPP对竹片吸附能力的影响 | 第51-52页 |
3.2.5 AHPP对纤维素结晶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3.2.6 AHPP对竹片化学结构的影响 | 第53-54页 |
3.2.7 AHPP对纤维表面木素分布的影响 | 第54-57页 |
3.2.8 AHPP对纤维形态的影响 | 第57页 |
3.2.9 AHPP对纤维长度分布的影响 | 第57-5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半纤维素糖组分在预提取条件下的降解规律 | 第61-70页 |
4.1 实验 | 第62-63页 |
4.1.1 原料与药品 | 第62页 |
4.1.2 仪器与设备 | 第62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63-69页 |
4.2.1 糖组分在HW降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第63-67页 |
4.2.2 糖组分在AHP降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第67-6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5.1 论文研究工作的结论 | 第70-72页 |
5.2 论文创新点 | 第72页 |
5.3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