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公共建筑论文--图书馆、档案馆论文

高校图书馆内部设计人因评价研究--以中北大学图书馆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1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1-13页
    1.3 研究框架及方法第13-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研究框架第14-15页
        1.3.3 研究方法第15-17页
2 理论基础第17-21页
    2.1 人因工程学基本理论第17-19页
        2.1.1 人因工程的定义第17页
        2.1.2 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第17-19页
        2.1.3 人因工程的应用领域第19页
    2.2 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基础第19-21页
        2.2.1 阿尔托曼(I.Altman)的私密性理论第19-20页
        2.2.2 阿尔托曼(I.Altman)的领域性理论第20-21页
3 高校图书馆内部设计人因评价体系构建第21-42页
    3.1 高校图书馆的特点第21页
    3.2 人因评价指标的选择第21-31页
        3.2.1 人因指标的选取原则第21-23页
        3.2.2 评价指标选取方法第23页
        3.2.3 人因评价指标初选第23-25页
        3.2.4 评价指标优选第25-31页
    3.3 人因评价指标的界定第31-35页
        3.3.1 人的因素指标第31-32页
        3.3.2 空间因素指标第32-33页
        3.3.3 光环境因素指标第33-34页
        3.3.4 声环境因素指标第34-35页
        3.3.5 微气候因素指标第35页
        3.3.6 设施与设备指标第35页
    3.4 人因评价体系的构建第35-42页
        3.4.1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35-37页
        3.4.2 测评问卷的设计和数据获取第37-38页
        3.4.3 指标权重计算第38-42页
4 中北大学图书馆内部设计评价研究第42-51页
    4.1 中北大学图书馆的基本情况第42页
    4.2 问卷设计第42-44页
        4.2.1 问卷设计的原则和结构设计第42-43页
        4.2.2 问卷试调查第43页
        4.2.3 问卷设计第43-44页
    4.3 问卷质量分析第44-47页
        4.3.1 问卷信度检验第44页
        4.3.2 问卷效度检验第44-46页
        4.3.3 问卷用户基本情况分析第46-47页
    4.4 指标模糊综合评价第47-51页
        4.4.1 建立评价等级表第47-48页
        4.4.2 模糊综合评价第48-49页
        4.4.3 评价结果分析第49-51页
5 中北大学图书馆内部设计优化建议第51-64页
    5.1 功能空间的优化建议第51-53页
        5.1.1 自习室优化建议第51-52页
        5.1.2 公共活动区优化建议第52-53页
    5.2 光环境的优化建议第53-56页
        5.2.1 自然采光的控制和调节第53-54页
        5.2.2 人工照明的设计优化建议第54-56页
    5.3 声环境的优化建议第56-57页
    5.4 微气候的优化建议第57-58页
    5.5 设施与设备的优化建议第58-64页
        5.5.1 桌椅设备的优化建议第58-61页
        5.5.2 书架设备的优化建议第61-64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研究结论第64页
    6.2 研究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 1:基于人因工程的图书馆内部设计评价指标权重测评问卷第70-72页
附录 2:中北大学图书馆内部设计评价调查问卷第72-7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COR模型的TD公司供应链流程改进研究
下一篇:智能手机行业供应链建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