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调查与观测论文--调查与观测技术设备论文--浮标装置论文

冰基拖曳式海洋浮标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北极海洋监测的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北极监测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国外北极监测研究现状第9页
        1.2.2 国内北极监测研究现状第9-10页
        1.2.3 海冰浮标的种类及其特性第10-13页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3-14页
第二章 冰基拖曳式海洋剖面浮标整体结构设计第14-19页
    2.1 冰上部分第15-16页
    2.2 水下剖体部分第16-18页
    2.3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冰基拖曳式海洋浮标通讯系统第19-29页
    3.1 浮标通讯系统的种类第19-22页
        3.1.1 GPS定位系统第19页
        3.1.2 手机网络第19-20页
        3.1.3 高频通讯第20页
        3.1.4 卫星通讯第20-22页
    3.2 冰基拖曳式海洋剖面浮标的通讯系统第22-28页
        3.2.1 PMT RFM - YTR-3000 介绍第22-24页
        3.2.2 PMT RFM - YTR-3000 串口读写与应答数据包格式第24-26页
        3.2.3 数据处理与数据包协议第26-28页
    3.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硬件电路的设计第29-39页
    4.1 冰上部分主控电路设计第29-34页
        4.1.1 STC12LE5A40S2 的特点第30-31页
        4.1.2 ADS1015 A/D模数转换第31-33页
        4.1.3 CY14C256I动态存储器SRAM第33页
        4.1.4 HMP155 温湿传感器第33-34页
    4.2 水下剖体控制电路设计第34-38页
    4.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软件系统的实现第39-48页
    5.1 水上部分软件设计第39-45页
        5.1.1 水上部分程序整体框架第40-41页
        5.1.2 分立元模块设计第41-45页
    5.2 水下剖体部分的软件设计第45-47页
        5.2.1 CTD解码程序设计第45-46页
        5.2.2 剖体运动控制的程序设计第46-47页
    5.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6.1 总结第48页
    6.2 研究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英语学习策略运用问题研究
下一篇:数学形态学在肝癌细胞病理切片识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