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能源消费对环境质量影响的计量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绪论 | 第10-16页 |
| 1.1 选题背景(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4页 |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6页 |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页 |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 2 能源消费和环境质量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 | 第16-21页 |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2.1.1 能源和能源消费 | 第16页 |
| 2.1.2 环境质量 | 第16-17页 |
| 2.2 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 2.2.2 能源经济学理论 | 第18-19页 |
| 2.3 分析方法 | 第19-21页 |
| 2.3.1 主成分分析法 | 第19页 |
| 2.3.2 灰色关联分析法 | 第19页 |
| 2.3.3 协整分析 | 第19-20页 |
| 2.3.4 脉冲响应分析 | 第20页 |
| 2.3.5 方差分解 | 第20-21页 |
| 3 辽宁省能源消费和环境质量的统计分析 | 第21-37页 |
| 3.1 辽宁省区域概况 | 第21-22页 |
| 3.1.1 自然概况 | 第21页 |
| 3.1.2 经济概况 | 第21-22页 |
| 3.2 能源消费状况的分析 | 第22-28页 |
| 3.2.1 能源消费规模 | 第22-24页 |
| 3.2.2 能源消费结构 | 第24-26页 |
| 3.2.3 能源利用效率 | 第26-28页 |
| 3.3 环境污染状况 | 第28-32页 |
| 3.3.1 废气排放 | 第28-31页 |
| 3.3.2 固体废弃物排放 | 第31页 |
| 3.3.3 废水排放 | 第31-32页 |
| 3.4 综合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 第32-37页 |
| 3.4.1 综合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 | 第32页 |
| 3.4.2 综合环境质量分析 | 第32-36页 |
| 3.4.3 综合环境质量的变化 | 第36-37页 |
| 4 辽宁省能源消费对环境质量影响的计量分析 | 第37-45页 |
| 4.1 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39页 |
| 4.1.1 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的相关性模型 | 第37-38页 |
| 4.1.2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第38页 |
| 4.1.3 关联度的分析 | 第38-39页 |
| 4.2 辽宁省能源消费对环境质量影响的计量分析 | 第39-45页 |
| 4.2.1 数据的选取 | 第39页 |
| 4.2.2 ADF检验 | 第39-40页 |
| 4.2.3 协整检验 | 第40-41页 |
| 4.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1-42页 |
| 4.2.5 脉冲响应分析 | 第42-43页 |
| 4.2.6 方差分解 | 第43-45页 |
|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5-47页 |
| 5.1 结论 | 第45页 |
| 5.2 对策建议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