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一、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 (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 三、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 (一)需要层次理论 | 第17-18页 |
| (二)教师专业的素质结构 | 第18-20页 |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 (一)幼儿教师 | 第20页 |
| (二)教师专业发展 | 第20-21页 |
| (三)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2-28页 |
| 一、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 第22-23页 |
| (一)研究目的 | 第22页 |
| (二)研究内容 | 第22页 |
| (三)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3-28页 |
| (一)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24页 |
| (三)问卷设计说明 | 第24-28页 |
| 第三章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现状分析 | 第28-58页 |
| 一、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情况分析 | 第28-30页 |
| (一)农村幼儿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28-30页 |
| (二)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评价 | 第30页 |
|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现状分析 | 第30-58页 |
| (一)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精神需要 | 第30-41页 |
| (二)幼儿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 | 第41-46页 |
| (三)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方式需要 | 第46-51页 |
| (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知识需要 | 第51-53页 |
| (五)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需要 | 第53-56页 |
| (六)描述统计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四章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差异分析 | 第58-79页 |
| 一、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知识需要差异分析 | 第58-66页 |
| (一)不同年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知识需要差异分析 | 第58-61页 |
| (二)不同教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知识需要差异分析 | 第61-62页 |
| (三)不同学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知识需要差异分析 | 第62-63页 |
| (四)不同职称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知识需要差异分析 | 第63-65页 |
| (五)小结 | 第65-66页 |
| 二、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需要差异分析 | 第66-77页 |
| (一)不同年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需要差异分析 | 第66-69页 |
| (二)不同教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需要差异分析 | 第69-71页 |
| (三)不同学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需要差异分析 | 第71-74页 |
| (四)不同职称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需要差异分析 | 第74-76页 |
| (五)小结 | 第76-77页 |
| 三、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差异分析小结 | 第77-79页 |
| 第五章 基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师专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 第79-89页 |
| 一、农村教师自身:注重增强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 第79-81页 |
| (一)明确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地位,制定专业发展目标 | 第79页 |
| (二)重视自我反思,做反思的实践者 | 第79-80页 |
| (三)农村幼儿教师间沟通、互助,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 | 第80-81页 |
| (四)农村幼儿教师重视教育科研,走“教”、“学”、“研”一体化的道路 | 第81页 |
| 二、农村幼儿园:改进管理,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与条件 | 第81-84页 |
| (一)了解农村幼儿教师压力源,适当施加教师压力 | 第81-83页 |
| (二)立足农村幼儿教师实际需要,为教师发展创造合适条件 | 第83-84页 |
| 三、政府部门:政策资源支持重点向农村学前教育倾斜 | 第84-86页 |
| (一)财政支持的“倾斜性” | 第84页 |
| (二)制定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加强教师自我评价 | 第84-85页 |
| (三)立足农村幼儿教师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 | 第85-86页 |
| 四、社会:尊师重教,为农村幼儿教师发展创造支持性社会环境 | 第86-89页 |
| (一)尊重农村幼儿教师,满足农村教师精神需求 | 第86-87页 |
| (二)家长改善教育理念,家园一致 | 第87-89页 |
| 结束语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5-96页 |
| 附录 | 第96-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