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公路K606段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概述 | 第10-11页 |
1.2 边坡稳定性研究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工作 | 第12-13页 |
第2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3-22页 |
2.1 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13-17页 |
2.1.1 极限平衡法 | 第13-14页 |
2.1.2 Newmark滑块分析法 | 第14-15页 |
2.1.3 数值分析法 | 第15-17页 |
2.2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17-22页 |
2.2.1 一次二阶矩法 | 第17-20页 |
2.2.2 蒙特卡洛法 | 第20-21页 |
2.2.3 响应面法 | 第21-22页 |
第3章 可靠度与有限元理论 | 第22-32页 |
3.1 可靠度指标 | 第22-24页 |
3.1.1 基本随机变量 | 第22页 |
3.1.2 结构的极限状态 | 第22页 |
3.1.3 失效概率 | 第22-23页 |
3.1.4 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 第23-24页 |
1、岩土参数的分布规律 | 第23页 |
2、荷载作用的分布规律 | 第23-24页 |
3.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 第24-26页 |
3.2.1 弹塑性强度折减法 | 第24-25页 |
3.2.2 失稳临界状态的判断 | 第25-26页 |
3.3 动力时程分析 | 第26-31页 |
3.3.1 边界条件 | 第26-27页 |
3.3.2 粘弹性边界单元 | 第27-30页 |
3.3.3 粘性阻尼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天山公路K606段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32-61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32-34页 |
4.2 地震作用下边坡可靠性分析 | 第34-41页 |
4.2.1 可靠指标计算 | 第34-36页 |
4.2.2 岩土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36-41页 |
4.3 强度折减法计算安全系数 | 第41-48页 |
4.3.1 接触单元分析 | 第41-43页 |
4.3.2 危岩体安全系数 | 第43-48页 |
4.4 动力时程分析 | 第48-59页 |
4.4.1 地震荷载的选取 | 第48-51页 |
4.4.2 地震荷载的输入 | 第51-53页 |
4.4.3 时程分析 | 第53-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边坡的治理 | 第61-67页 |
5.1 危害性预测 | 第61页 |
5.2 治理工程 | 第61-65页 |
5.2.1 设计目标与原则 | 第61页 |
5.2.2 计算方法 | 第61-65页 |
5.2.3 稳定性验算 | 第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