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PP/PO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符号说明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概述第11-13页
     ·聚丙烯第11-12页
     ·聚烯烃弹性体第12页
     ·纳米CaC0_3第12-13页
   ·聚丙烯复合材料第13-16页
     ·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第14-16页
   ·聚丙烯共混材料第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实验与测试第21-29页
   ·原料第21-22页
     ·聚丙烯第21页
     ·聚烯烃弹性体第21页
     ·纳米CaC0_3第21-22页
     ·硬脂酸第22页
   ·设备与仪器第22页
   ·实验制备第22-25页
     ·配方设计第23页
     ·纳米CaC0_3 的表面处理第23-24页
     ·熔融共混第24页
     ·烘干粒料第24页
     ·注射试样第24-25页
   ·力学性能的测试第25-27页
     ·冲击性能测试第25-26页
     ·拉伸性能测试第26-27页
     ·弯曲性能测试第27页
   ·冲击断面形貌观测第27-28页
     ·测试原理第27-28页
     ·测试方法第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9-44页
   ·PP/POE 共混材料和PP/POE/纳米CaC0_3 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第29-34页
     ·缺口冲击强度第29-30页
     ·无缺口冲击强度第30-31页
     ·冲击断面SEM 图像第31-34页
   ·PP/POE 共混材料和PP/POE/纳米CaC0_3 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第34-40页
     ·拉伸应力与应变曲线第34-36页
     ·拉伸强度第36-37页
     ·拉伸弹性模量第37-38页
     ·拉伸弹性模量的定量描述第38-40页
     ·拉伸断裂伸长率第40页
   ·PP/POE 共混材料和PP/POE/纳米CaC0_3 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第40-43页
     ·弯曲应力与应变曲线第40-41页
     ·弯曲强度第41-42页
     ·弯曲弹性模量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PP/POE 共混材料在拉伸、冲击载荷作用下界面应力的有限元模拟第44-56页
   ·有限元分析法第44-46页
     ·概述第44页
     ·基本步骤第44-46页
       ·结构的离散化第45页
       ·单元分析第45-46页
       ·单元集成第46页
       ·求解方程,得出节点位移第46页
       ·由节点的位移计算单元的应力和应变第46页
   ·ANSYS 软件第46-47页
     ·概述第46-47页
     ·基本步骤第47页
   ·PP/POE 共混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界面应力的有限元模拟第47-52页
     ·理论模型第47-48页
       ·基本假设第47-48页
       ·物理模型第48页
     ·有限元分析第48-49页
       ·定义单元类型及材料物性参数第48页
       ·建立几何模型第48-49页
       ·网格划分第49页
       ·模型加载第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52页
       ·应力云图第49-51页
       ·剪切应力分布第51页
       ·等效应力分布第51-52页
   ·PP/POE 共混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界面应力的有限元模拟第52-55页
     ·有限元分析第52-53页
       ·定义单元类型、材料物性参数、建立几何模型第52-53页
       ·划分网格、施加载荷第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55页
       ·应力云图第53-54页
       ·剪切应力分布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PP/POE 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机理第56-63页
   ·PP/POE 共混材料的增韧机理第56-59页
   ·PP/POE/纳米CaC0_3 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机理第59-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与建议第63-65页
 结论第63-64页
 建议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件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及强化传热特性研究
下一篇:酶解与化学改性协同制备新型淀粉基吸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