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 第16-18页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页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基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相关基础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高技术企业 | 第18-19页 |
2.1.2 研发投入效率 | 第19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2.1 技术创新理论 | 第19-20页 |
2.2.2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20-21页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2.2.4 产权理论 | 第22-23页 |
第3章 不同产权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效率的测度 | 第23-33页 |
3.1 效率的评价方法 | 第23-24页 |
3.1.1 数据包络分析 | 第23页 |
3.1.2 随机前沿分析 | 第23-24页 |
3.1.3 方法的选用 | 第24页 |
3.2 样本确定与数据来源 | 第24-25页 |
3.3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选用 | 第25-27页 |
3.3.1 CCR模型 | 第25页 |
3.3.2 BCC模型 | 第25-26页 |
3.3.3 模型的选用 | 第26-27页 |
3.4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与分析 | 第27-28页 |
3.4.1 投入指标的选取 | 第27-28页 |
3.4.2 产出指标的选取 | 第28页 |
3.4.3 研发投入的滞后期 | 第28页 |
3.5 运用DEA进行研发投入效率计算及对比分析 | 第28-33页 |
第4章 不同产权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8页 |
4.1 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 | 第33-34页 |
4.2 回归模型的选取 | 第34-35页 |
4.3 Tobit回归结果及对比分析 | 第35-38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38-4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8-39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