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研究--以巴彦淖尔市救助管理站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序言第11-21页
    (一)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2. 研究目的第12-13页
        3. 研究意义第13页
    (二) 国内外文献研究第13-17页
        1. 国内流浪乞讨研究综述第13-15页
        2. 国外流浪乞讨研究综述第15-17页
    (三) 相关概念界定第17-18页
        1. 流浪乞讨人员第17-18页
        2. 社会救助第18页
    (四) 研究理论第18-19页
        1. 优势视角理论第18-19页
        2. 生态系统理论第19页
        3. 需求层次理论第19页
    (五) 研究方法第19-21页
        1. 文献法第19-20页
        2. 观察访谈法第20页
        3. 个案工作介入方法第20-21页
一、社会工作介入巴彦淖尔市救助管理站的现状分析第21-32页
    (一) 救助管理站的服务流程与功能第21-25页
        1. 巴彦淖尔市救助管理站的概况第21-22页
        2. 救助管理站的服务流程第22-23页
        3. 救助管理站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情况第23-25页
    (二) 社工介入救助管理站救助工作的条件分析第25-30页
        1. 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第25-29页
        2. 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第29-30页
    (三) 当前救助管理站面临的问题第30-32页
        1. 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亟需新鲜力量第30页
        2. 救助服务缺乏服务预估和延展第30-31页
        3. 救助对象的日益多元化且复杂化第31-32页
二、社会工作介入巴彦淖尔市救助管理站的实务分析第32-44页
    (一) 案主资料介绍第33-34页
        1. 案主资料第33页
        2. 接案背景第33-34页
    (二) 案主问题分析与制定目标第34-39页
        1. 案主情况初步评估第36-38页
        2. 设计方案目标第38-39页
        3. 设计具体介入过裎第39页
    (三) 个案介入第39-42页
        1. 改变案主原有家庭互动模式第39-41页
        2. 改善案主社交能力第41页
        3. 整合、争取社会资源第41-42页
        4. 对案主个体行为的改变第42页
    (四) 结案评估第42-44页
三、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反思第44-47页
    (一) 关于救助对象的思考第44-45页
    (二) 关于社会工作者的思考第45-47页
四、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建议第47-49页
    (一) 政府加强引导设立专业社工岗位第47页
    (二) 创新多元化救助模式第47-48页
    (三) 提升社会工作者专业化水平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附件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世纪国产青春偶像剧的女性形象研究
下一篇:海洋云服务流形式化描述与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