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26页 |
1.1. 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 | 第11页 |
1.2.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 | 第11-12页 |
1.3.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 | 第12-15页 |
1.3.1. 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 | 第13-14页 |
1.3.2. 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 | 第14-15页 |
1.4. 高油酸油菜的遗传与育种 | 第15-19页 |
1.4.1. 油菜种子中油酸含量的遗传研究 | 第15-16页 |
1.4.2. 油菜高油酸育种的意义 | 第16-17页 |
1.4.3. 油菜高油酸育种的方法和途径 | 第17-19页 |
1.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19-25页 |
1.5.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优势 | 第19-20页 |
1.5.2. 影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果的因素 | 第20-22页 |
1.5.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油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第22-25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6-3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34页 |
2.2.1. 回交转育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2.2.2. 前景选择程序 | 第27页 |
2.2.3. 双重PCR引物设计 | 第27-28页 |
2.2.4. DNA提取 | 第28页 |
2.2.5. 前景选择 | 第28-29页 |
2.2.6. 背景选择 | 第29-33页 |
2.2.7. 实验结果整理和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9页 |
3.1. 双重PCR引物设计 | 第34-35页 |
3.2. ms2 位点基因型鉴定 | 第35-37页 |
3.3. BC1F1 群体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37-40页 |
3.3.1. BC1F1 群体的前景选择 | 第37-38页 |
3.3.2. BC1F1 群体的背景选择 | 第38-40页 |
3.4. BC2F1 和BC1F2 群体的分子标记辅助前景选择 | 第40页 |
3.4.1. BC2F1 群体的分子标记辅助前景选择 | 第40页 |
3.4.2. BC1F2 群体的分子标记辅助前景选择 | 第40页 |
3.5. BC3F1 和BC2F2 群体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40-49页 |
3.5.1. BC3F1 和BC2F2 群体的前景选择 | 第40-41页 |
3.5.2. BC3F1 和BC2F2 群体的背景选择 | 第41-49页 |
4. 讨论 | 第49-52页 |
4.1. 分子标记辅助前景选择的效率 | 第49-50页 |
4.1.1. DNA样品制备 | 第49页 |
4.1.2. DNA样品的PCR扩增 | 第49页 |
4.1.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49-50页 |
4.1.4. 功能标记的利用 | 第50页 |
4.2. 背景选择的效率 | 第50-52页 |
5. 进一步工作设想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附录 1:PAGE凝胶试剂配制及检测程序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