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1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2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内容方法 | 第15-19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5-16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2.1.2 自然条件 | 第15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5页 |
2.1.4 土地利用状况 | 第15-16页 |
2.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2.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2.2.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3 耕地质量评价 | 第19-34页 |
3.1 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19-21页 |
3.1.1 耕地数量及利用类型 | 第19页 |
3.1.2 耕地空间分布 | 第19-21页 |
3.2 分等对象、依据及方法 | 第21-22页 |
3.2.1 分等对象 | 第21页 |
3.2.2 分等依据 | 第21页 |
3.2.3 分等方法 | 第21-22页 |
3.3 耕地质量评价过程 | 第22-26页 |
3.3.1 确定分等参数体系 | 第22-24页 |
3.3.2 确定耕地等别 | 第24-26页 |
3.4 耕地质量评价结果 | 第26-34页 |
3.4.1 2010年耕地质量评价结果 | 第26-29页 |
3.4.2 与上一轮分等结果对比分析 | 第29-34页 |
4 不同因素影响下的耕地景观格局 | 第34-44页 |
4.1 海拔影响下的耕地景观格局 | 第34-36页 |
4.2 河流影响下的耕地景观格局 | 第36-39页 |
4.3 道路影响下的耕地景观格局 | 第39-41页 |
4.4 农村居民点影响下的耕地景观格局 | 第41-44页 |
5 耕地质量与耕地景观格局耦合性分析 | 第44-63页 |
5.1 耕地质量与耕地景观格局空间自相关耦合分析 | 第44-59页 |
5.1.1 空间权重矩阵建立 | 第45页 |
5.1.2 全局空间自相关 | 第45-47页 |
5.1.3 局部空间自相关 | 第47-58页 |
5.1.4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耕地质量与耕地景观格局耦合性结果 | 第58-59页 |
5.2 耕地质量与耕地景观格局相关性耦合性分析 | 第59-62页 |
5.2.1 耕地质量与耕地景观格局相关系数计算 | 第59-60页 |
5.2.2 基于相关系数的耕地质量与耕地景观格局耦合性结果 | 第60-62页 |
5.3 耦合性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63-66页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6.2 讨论与不足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