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确定性优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不确定优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0-13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3-18页 |
2.1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概述 | 第13-14页 |
2.1.1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构成与特征 | 第13页 |
2.1.2 子系统间的关联性 | 第13-14页 |
2.2 模糊规划理论概述 | 第14-18页 |
2.2.1 可信性理论 | 第14-16页 |
2.2.2 模糊规划模型 | 第16-18页 |
第3章 山东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现状分析 | 第18-27页 |
3.1 经济子系统现状分析 | 第18-22页 |
3.2 能源子系统现状分析 | 第22-24页 |
3.3 环境子系统现状分析 | 第24-27页 |
第4章 山东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糊规划模型构建与求解 | 第27-35页 |
4.1 模型的构建思路 | 第27页 |
4.2 目标参数选取 | 第27页 |
4.3 模型构建 | 第27-32页 |
4.3.1 决策变量 | 第27页 |
4.3.2 约束条件 | 第27-30页 |
4.3.3 目标函数 | 第30-31页 |
4.3.4 模型汇总 | 第31-32页 |
4.4 模型求解方法 | 第32-35页 |
第5章 山东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糊规划实例应用 | 第35-47页 |
5.1 模型参数设置 | 第35-43页 |
5.1.1 目标参数设置 | 第35页 |
5.1.2 决策变量边界设置 | 第35-40页 |
5.1.3 不确定参数表述 | 第40-43页 |
5.2 模型的构建 | 第43-44页 |
5.2.1 经济目标优先模型 | 第43-44页 |
5.2.2 能源目标优先模型 | 第44页 |
5.2.3 环境目标优先模型 | 第44页 |
5.3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5.3.1 经济目标优先模型求解 | 第44-45页 |
5.3.2 能源目标优先模型求解 | 第45-46页 |
5.3.3 环境目标优先模型求解 | 第46页 |
5.3.4 求解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第6章 促进山东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发展的相关对策 | 第47-49页 |
6.1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47页 |
6.2 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 第47-48页 |
6.3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增强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 第48-49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