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过渡金属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锂离子电池的概述第10-11页
    1.3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第11-12页
    1.4 锂离子电池的优点和不足第12-13页
    1.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3-14页
    1.6 锂离子电池的隔膜、电解液第14-15页
    1.7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5-23页
        1.7.1 碳素类材料第15-17页
        1.7.2 碳基复合材料第17-19页
        1.7.3 过渡金属硫化物第19-22页
        1.7.4 过渡金属氧化物第22-23页
        1.7.5 其他负极材料第23页
    1.8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实验药品、仪器与测试方法第25-28页
    2.1 实验药品第25页
    2.2 实验仪器及测试设备第25-26页
    2.3 材料的结构表征第26页
    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6-28页
        2.4.1 极片制备第26-27页
        2.4.2 电池组装第27页
        2.4.3 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7-28页
第三章 一步水热法合成微纳结构MoS_2/N-C复合材料及其储锂性能研究第28-40页
    3.1 前言第28-29页
    3.2 实验部分第29-30页
        3.2.1 合成微纳结构MoS_2/N-C复合材料第29-30页
        3.2.2 合成MoS_2第3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0-39页
        3.3.1 结构形貌分析第31-35页
        3.3.2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5-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一步水解法制备Co_3O_4/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储锂性能的研究第40-49页
    4.1 前言第40页
    4.2 实验部分第40-41页
        4.2.1 制备Co_3O_4/rGO复合物第40-41页
        4.2.2 合成纯Co_3O_4第4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1-48页
        4.3.1 结构形貌分析第42-45页
        4.3.2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5-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6页
致谢第56-57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声波传输问题和传输特征值问题的数值方法研究
下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流通服务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