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 第11-13页 |
| 1.2 孤子 | 第13-15页 |
| 1.3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理论模型 | 第15-18页 |
| 1.3.1 二次量子化 | 第15-17页 |
| 1.3.2 Gross-Pitaevskill(GP)方程 | 第17-18页 |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 第二章 单组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的孤子 | 第21-27页 |
| 2.1 理论模型 | 第21-22页 |
| 2.2 孤子解 | 第22页 |
| 2.3 亮孤子的动力学和碰撞 | 第22-25页 |
| 2.3.1 无外部势阱的情况 | 第23-24页 |
| 2.3.2 存在外部势阱的情况 | 第24-25页 |
| 2.4 小结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异核两组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的矢量孤子 | 第27-41页 |
| 3.1 模型 | 第27-28页 |
| 3.2 矢量孤子解 | 第28-29页 |
| 3.3 孤子的碰撞 | 第29-34页 |
| 3.3.1 不存在外部势阱的情况 | 第29-31页 |
| 3.3.1.1 亮-亮孤子对的碰撞 | 第29-31页 |
| 3.3.2 存在外部势阱的情况 | 第31-34页 |
| 3.3.2.1 亮-亮孤子的碰撞 | 第31-33页 |
| 3.3.2.2 亮-暗孤子的碰撞 | 第33-34页 |
| 3.4 稳定性分析 | 第34-40页 |
| 3.5 小结 | 第40-41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3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3-55页 |
| 承诺书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