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城市文学与文学城市 | 第9-11页 |
二、“津味”与“津派” | 第11-12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第一章 流动中求安稳的矛盾性城市品格 | 第19-35页 |
第一节 流变:“流动”性文本中城市品格的水样特征 | 第19-23页 |
一、充满“流动性”的场景与人物形象 | 第20-21页 |
二、“走过场”式的情节设置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固守:“怀旧”性文本里城市品格的津渡特征 | 第23-31页 |
一、稳定的传统化题材取向 | 第24-25页 |
二、钟情传统空间的场景设置 | 第25-28页 |
三、一脉相承的话本叙述模式 | 第28-31页 |
第三节 乡愁:矛盾性城市品格的文化心理内核 | 第31-35页 |
一、流变文化语境下的“回望”本质 | 第31-32页 |
二、“固守性选择”背后的逃避性内驱力 | 第32-35页 |
第二章 闲散中寻幽默的闲娱性城市品格 | 第35-52页 |
第一节 市井:城市闲人群的塑造彰显城市品格的闲散特征 | 第35-40页 |
一、热衷“看热闹”的人群 | 第35-37页 |
二、形象各异的“天津闲人” | 第37-39页 |
三、城市闲人的“惹惹”人生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漫画:夸张讽刺性的幽默反映城市品格的顽娱特征 | 第40-46页 |
一、漫画式的人物形象 | 第41-42页 |
二、“行舟”式的语言风格 | 第42-44页 |
三、“万象归哏”的讽刺性幽默 | 第44-46页 |
第三节 消解:闲娱性城市品格的文化内涵实质 | 第46-52页 |
一、“闲散”笔墨割裂文本 | 第47-48页 |
二、自我解构中消融严肃 | 第48-50页 |
三、庄谐对比下颠覆崇高 | 第50-52页 |
第三章“津派”小说中天津城市品格形成的历史探因 | 第52-64页 |
第一节 九河下稍成就的流寓者之城 | 第52-57页 |
一、自然地理特征中的“流”“变”感 | 第53-54页 |
二、漕运“中转”地位下的无驻感 | 第54-56页 |
三、近现代寓公群体与城市品格的双向互动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多灾军镇孕育的无安者之城 | 第57-64页 |
一、军镇兵士身份下的不定感 | 第58-59页 |
二、水患频仍与城垣频建产生的不安感 | 第59-62页 |
三、寻安心理积淀下的固守与顽娱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