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国外文献理论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文献理论综述 | 第14-18页 |
1.2.3 总体评价 | 第18-19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1.5 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国际结算基础理论 | 第22-28页 |
2.1 国际结算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2.1.1 国际结算的内涵 | 第22页 |
2.1.2 国际结算的分类 | 第22-23页 |
2.1.3 国际结算的主要单据和贸易术语 | 第23-24页 |
2.2 国际结算发展趋势 | 第24-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8-33页 |
3.1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发展现状 | 第28-29页 |
3.2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32页 |
3.2.1 产品服务品种少 | 第30-31页 |
3.2.2 客户定位局限性 | 第31-32页 |
3.2.3 国际业务专业人才匮乏 | 第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A银行山东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33-41页 |
4.1 A银行山东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创新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33-36页 |
4.1.1 外部环境机遇 | 第33-35页 |
4.1.2 外部环境威胁 | 第35-36页 |
4.2 A银行山东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创新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36-39页 |
4.2.1 内部优势 | 第36-38页 |
4.2.2 内部劣势 | 第38-39页 |
4.3 A银行山东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创新SWOT矩阵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A银行山东分行国际结算电子化产品创新 | 第41-52页 |
5.1 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国际结算业务创新模式 | 第41-45页 |
5.1.1 电子银行(E-Banking) | 第41-42页 |
5.1.2 电子交单(E-presentation) | 第42-44页 |
5.1.3 贸易服务工具(TSU)及银行付款责任(BPO) | 第44-45页 |
5.2 创新模式结算方式的优势 | 第45-47页 |
5.2.1 电子银行业务优势 | 第45页 |
5.2.2 电子交单业务优势 | 第45-46页 |
5.2.3 银行付款责任(BPO)优势 | 第46-47页 |
5.3 创新模式结算方式在业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第47-49页 |
5.3.1 国际惯例、国内法律制度等问题制约业务发展 | 第47-48页 |
5.3.2 电子贸易环境不成熟 | 第48-49页 |
5.3.3 国际业务专业人才匮乏 | 第49页 |
5.4 未来努力方向 | 第49-51页 |
5.4.1 完善创新业务相关法律体系 | 第49-50页 |
5.4.2 不断完善电子银行国际业务功能,创新服务手段 | 第50页 |
5.4.3 加强国际结算电子创新产品的普及 | 第50-51页 |
5.4.4 组织专业培训,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2页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