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感器的山体滑坡实时监测系统的实验室实现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山体滑坡的参数测试与监测 | 第11-15页 |
| ·山体滑坡的预测模型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2 山体滑坡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 第18-29页 |
| ·山体滑坡的分类 | 第18-20页 |
| ·按山体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分类与地质构造关系分类 | 第18页 |
| ·按山体滑坡体的厚度分类 | 第18页 |
| ·按滑动面与岩层层面的关系分类 | 第18页 |
| ·按滑方式分类 | 第18-19页 |
| ·按山体滑坡体积大小不同分类 | 第19页 |
| ·按滑行速度不同分类 | 第19-20页 |
| ·按滑动面形态不同分类 | 第20页 |
| ·影响山体滑坡的因素 | 第20-27页 |
| ·地层与岩性 | 第20页 |
| ·地质构造与地应力 | 第20-21页 |
| ·岩体结构 | 第21-23页 |
| ·水的作用 | 第23-25页 |
| ·振动作用 | 第25-26页 |
| ·边坡几何形状及表面形态 | 第26-27页 |
| ·其他因素 | 第27页 |
| ·山体滑坡监测预警指标的选取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监测传感器的选取及无线传感器网络介绍 | 第29-37页 |
| ·传感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 ·传感器的选取 | 第30-32页 |
| ·无线传感器网络介绍 | 第32-36页 |
|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优点 | 第32页 |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工作原理 | 第32-36页 |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现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4 传感器的机械工装的设计与测试 | 第37-54页 |
| ·表面位移计机械工装设计与测试 | 第37-40页 |
| ·技术思路 | 第37-38页 |
| ·技术路线图及设计说明 | 第38页 |
| ·工装调试与数据测试 | 第38-40页 |
| ·埋入式位移计机械工装设计与测试 | 第40-43页 |
| ·技术思路 | 第40-41页 |
| ·技术路线图及设计说明 | 第41-42页 |
| ·工装调试与数据测试 | 第42-43页 |
| ·多点位移计机械工装设计与测试 | 第43-47页 |
| ·技术思路 | 第43-44页 |
| ·技术路线图及设计说明 | 第44页 |
| ·工装调试与数据测试 | 第44-47页 |
| ·土压力计机械工装设计与测试 | 第47-50页 |
| ·技术思路 | 第47页 |
| ·技术路线图及设计说明 | 第47-49页 |
| ·机械工装工作过程与工装调试 | 第49-50页 |
| ·测斜仪机械工装设计与测试 | 第50-53页 |
| ·技术思路 | 第50-51页 |
| ·技术路线图及设计说明 | 第51-52页 |
| ·机械工装工作过程与工装调试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5 监测数据的管理与分析 | 第54-61页 |
| ·数据管理的硬件设备 | 第54页 |
| ·根据预警指标编写数据管理软件 | 第54-59页 |
| ·软件操作说明及界面图 | 第54-59页 |
| ·程序流程及其说明 | 第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 ·主要结论 | 第61页 |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附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