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坡危险性区划的降雨型滑坡预报预警方法研究及应用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边坡危险性区划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降雨与滑坡的关系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滑坡气象预报预警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研究趋势 | 第14-1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2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 第17-23页 |
| ·概况 | 第17页 |
| ·气象水文条件 | 第17-18页 |
| ·地质环境 | 第18-19页 |
| ·地层岩性 | 第18页 |
| ·地质构造 | 第18-19页 |
| ·水文地质 | 第19页 |
| ·社会环境与人类工程活动 | 第19页 |
| ·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状况 | 第19-23页 |
| 3 边坡危险性区划 | 第23-42页 |
| ·理论与方法 | 第23-27页 |
| ·区域边坡危险性评价原理 | 第24页 |
| ·区域边坡危险性评价基本原则 | 第24页 |
| ·区域边坡危险性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 ·基于GIS格栅化的图层叠加计算方法 | 第25-27页 |
| ·评价因子的选取与量化 | 第27-32页 |
| ·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1页 |
| ·关键因子选取及量化 | 第31-32页 |
| ·各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第32-34页 |
|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 第32-34页 |
| ·计算参评因子权重 | 第34页 |
| ·计算单元的剖分 | 第34-35页 |
| ·边坡危险性评价与区划 | 第35-42页 |
| ·边坡危险性计算模型 | 第35页 |
| ·滑坡危险度划分标准 | 第35-37页 |
| ·研究区边坡危险性区划结果 | 第37-42页 |
| 4 研究区滑坡-降雨关系研究 | 第42-48页 |
| ·数据来源 | 第42页 |
| ·研究区滑坡与降雨的关系 | 第42-48页 |
| ·滑坡与降雨的时间耦合关系 | 第42-43页 |
| ·滑坡与当日降雨量的关系 | 第43页 |
| ·滑坡与前期累积降雨的关系 | 第43-45页 |
| ·滑坡与前期降雨日数及降雨形式的关系 | 第45-46页 |
| ·滑坡与暴雨的关系 | 第46-48页 |
| 5 基于边坡危险性区划的滑坡气象预报预警判据 | 第48-54页 |
| ·滑坡气象预报预警判据概述 | 第48-50页 |
| ·日降雨量模型 | 第49页 |
| ·前期日降雨量模型 | 第49页 |
| ·前期土体含水状态模型 | 第49-50页 |
| ·有效降雨量模型的确定 | 第50-51页 |
| ·不同危险性区滑坡灾害的临界有效降雨量值 | 第51-54页 |
| 6 基于边坡危险性区划的滑坡气象预报预警 | 第54-60页 |
| ·预报预警思路 | 第54-55页 |
| ·降雨型滑坡气象预报预警模型 | 第55-57页 |
| ·预报预警等级 | 第55-56页 |
| ·时空耦合预报预警模型 | 第56-57页 |
| ·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 第57页 |
| ·实例分析 | 第57-60页 |
| ·巴南区麻柳嘴滑坡 | 第57-58页 |
| ·寸滩街道崩塌 | 第58-60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主要结论 | 第60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附录 | 第67页 |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