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典型案例 | 第12-15页 |
(一) 案情介绍 | 第12页 |
(二) 法院的判决 | 第12-13页 |
(三) 争议焦点 | 第13页 |
(四) 分歧意见 | 第13-14页 |
(五) 意见评析 | 第14-15页 |
二、刘某某案的理论分析 | 第15-26页 |
(一) 违反国家规定 | 第15-19页 |
1. “国家规定”的争议 | 第15-18页 |
2. 刑事罚则在经济、行政法规中是否必要 | 第18-19页 |
(二) 扰乱市场秩序 | 第19-24页 |
1. 非法经营罪的客体 | 第19-22页 |
2. 堵漏条款的适用 | 第22-24页 |
(三) 情节严重 | 第24-26页 |
1. 现行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关于“情节严重”的规定 | 第24-25页 |
2. “犯罪数额”的认定标准 | 第25-26页 |
3. 相关解释对于“情节严重或者情节特别严重”参考其他情形的规定 | 第26页 |
三、堵漏条款的合理性分析 | 第26-32页 |
(一) 堵漏条款存在的合理性之争 | 第26-28页 |
1. 现存的主要观点 | 第27页 |
2. 质疑者的理由 | 第27页 |
3. 支持者的理由 | 第27-28页 |
(二) 非法经营罪中堵漏条款的理论依据 | 第28-29页 |
1. 堵截构成要件理论 | 第28-29页 |
2. 空白罪状理论 | 第29页 |
(三) 堵漏条款存在的客观背景 | 第29-30页 |
1. 立法的经济形势 | 第29页 |
2. 立法背景 | 第29-30页 |
(四) 堵漏条款设置的合理性 | 第30-32页 |
1. 罪刑法定原则 | 第30-31页 |
2. 堵漏条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 第31-32页 |
四、堵漏条款的修改建议 | 第32-36页 |
(一) 明确界定“国家规定” | 第32-33页 |
1. 国家规定的界限 | 第33页 |
2. 明确司法解释权限 | 第33页 |
(二) 明确非法经营者罪的客体 | 第33页 |
(三) 进一步“明确其他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 第33-34页 |
(四) 对参照的其他情节作出具体规定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