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风景园林活动考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苏轼简介 | 第10-15页 |
1.1.1 苏轼生平 | 第10-11页 |
1.1.2 苏轼的思想体系 | 第11-15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5-24页 |
1.2.1 研究学者和团体 | 第15-18页 |
1.2.2 风景园林方向的研究成果 | 第18-24页 |
1.2.3 小结 | 第24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1.6 论文结构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北宋的时代背景研究 | 第28-33页 |
2.1 北宋的文官 | 第28-29页 |
2.2 北宋的风景园林特征 | 第29-31页 |
2.2.1 北宋的风景园林资源 | 第29-30页 |
2.2.2 北宋的风景园林附属设施 | 第30-31页 |
2.3 二者的关系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苏轼所游之风景园林 | 第33-54页 |
3.1 研究现状 | 第33页 |
3.2 游览对象 | 第33-37页 |
3.3 游览形式 | 第37-50页 |
3.3.1 长期的旅途游览 | 第37-46页 |
3.3.2 短期的休闲游览 | 第46-50页 |
3.4 游览动机 | 第50-53页 |
3.5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苏轼所居之园林 | 第54-84页 |
4.1 研究现状 | 第54页 |
4.2 苏轼所居之园林 | 第54-80页 |
4.2.1 苏轼的私家园林 | 第62-69页 |
4.2.2 苏轼所居之衙署园林 | 第69-80页 |
4.3 苏轼的造园特点 | 第80-81页 |
4.4 苏轼的园居生活 | 第81-84页 |
第五章 苏轼所建之风景园林 | 第84-106页 |
5.1 研究现状 | 第84-85页 |
5.2 苏轼的建造活动 | 第85-101页 |
5.3 苏轼的建造特点 | 第101-106页 |
第六章 苏轼所咏之风景园林 | 第106-121页 |
6.1 研究现状 | 第106页 |
6.2 风景园林文学作品 | 第106-110页 |
6.3 风景园林文学特点 | 第110-113页 |
6.3.1 景物描写 | 第111页 |
6.3.2 以文抒情,文以道俱 | 第111-113页 |
6.4 文与可洋川园池考 | 第113-12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21-125页 |
7.1 苏轼的风景园林审美 | 第122页 |
7.2 苏轼的造园思想 | 第122-123页 |
7.3 苏轼对风景园林发展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7.4 收获与启示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6-127页 |
附录 | 第127-234页 |
A 文中图片索引 | 第127-128页 |
B 文中表格索引 | 第128-129页 |
C 文中图表索引 | 第129-130页 |
D 苏轼生平大事件年表 | 第130-132页 |
E 苏轼风景相关文学作品一览表 | 第132-135页 |
F 苏轼园林相关文学作品一览表 | 第135-139页 |
G 北宋文官假期表 | 第139-140页 |
H 苏轼风景园林活动年表 | 第140-234页 |
致谢 | 第234-2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