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1.1.3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2.3 研究特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低碳景观设计理念 | 第14-23页 |
2.1 “低碳”的涵义 | 第14-15页 |
2.2 低碳景观 | 第15-19页 |
2.2.1 低碳景观的概念 | 第15-16页 |
2.2.2 低碳景观的形成和发展 | 第16-18页 |
2.2.3 低碳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 | 第18-19页 |
2.3 低碳景观设计理念 | 第19-21页 |
2.3.1 生态优先的低碳景观设计 | 第19-20页 |
2.3.2 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景观设计 | 第20-21页 |
2.3.3 节约型低碳景观设计 | 第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低碳社区的景观设计 | 第23-39页 |
3.1 社区低碳景观设计概述 | 第23-26页 |
3.1.1 社区低碳景观特点 | 第23-25页 |
3.1.2 景观资源的低碳使用方式 | 第25-26页 |
3.1.3 低碳景观设计的关键点 | 第26页 |
3.2 低碳软质景观设计 | 第26-31页 |
3.2.1 植物景观 | 第26-29页 |
3.2.2 水体景观 | 第29-31页 |
3.3 低碳硬质景观设计 | 第31-32页 |
3.3.1 硬质景观的分类 | 第31页 |
3.3.2 低碳硬质景观设计原则和特点 | 第31-32页 |
3.4 低碳节约型景观设计 | 第32-37页 |
3.4.1 节约型低碳景观的元素 | 第32-33页 |
3.4.2 节约型低碳景观的设计特点 | 第33-36页 |
3.4.3 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华侨城低碳社区景观项目分析 | 第39-54页 |
4.1 华侨城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低碳社区 | 第39-42页 |
4.1.1 以生态自然为基础的规划原则 | 第39-42页 |
4.1.2 社区景观建设促进社区人文发展 | 第42页 |
4.2 天津华侨城地产项目C地块二期配套项目低碳景观设计实例 | 第42-53页 |
4.2.1 项目总体方案 | 第42-43页 |
4.2.2 幼儿园项目低碳景观设计 | 第43-45页 |
4.2.3 沿湖商住区低碳景观设计 | 第45-48页 |
4.2.4 社区服务中心低碳景观设计 | 第48-51页 |
4.2.5 沿湖商住楼的亲水景观设计 | 第51-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低碳景观的维护及案例分析 | 第54-62页 |
5.1 低碳景观维护 | 第54-57页 |
5.1.1 低碳景观的维护方法 | 第54-56页 |
5.1.2 常用乔灌木园林植物 | 第56-57页 |
5.2 低碳理念下的体育中心项目改造 | 第57-59页 |
5.2.1 项目概况 | 第57-58页 |
5.2.2 改造项目低碳模式下的景观维护 | 第58-59页 |
5.3 低碳景观模式下的水体保持 | 第59-60页 |
5.3.1 常规水保持的技术特点 | 第59-60页 |
5.3.2 体育中心水处理的节能体系 | 第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