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逮捕的适用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逮捕适用调查基本情况第11-15页
 (一) 逮捕率偏高第11-12页
 (二) 逮捕后轻刑判决现象突出第12-13页
 (三) 捕后轻刑判决案件种类集中第13-15页
  1. 故意伤害案件第13-14页
  2. 交通肇事案件第14页
  3. 盗窃案件第14页
  4. 抢劫案件第14-15页
  5. 抢夺案件第15页
二、逮捕适用情况调查问题主要原因分析第15-26页
 (一) 逮捕率偏高的主要原因第15-23页
  1. 逮捕决定程序正当性不足第15-17页
  2. 逮捕功能异化第17-19页
  3. 传统刑事司法理念的影响第19页
  4. 非羁押性替代措施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有限第19-22页
  5. 逮捕的证明标准体系设置不够科学第22-23页
  6. 不甚科学的数字化考核机制第23页
 (二) 导致捕后轻刑化存在一定比率的原因第23-25页
  1. “重打击,轻保护”的思想根深蒂固第23-24页
  2. 检察机关为了配合相关部门而适用逮捕第24页
  3. 事前可预知可能会被轻判,但为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批捕第24页
  4. 公安机关懈怠侦查第24-25页
  5. 民事赔偿的影响第25页
 (三) 导致捕后轻刑集中在少数罪名上的原因第25-26页
  1. 属于未成年人犯案和共同犯罪的较多第25页
  2. 这几类案件进行和解的概率大第25-26页
三、逮捕适用的改革完善建议第26-35页
 (一) 更新司法观念第27页
 (二) 完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司法适用第27-29页
  1. 完善取保候审的相关制度第27-28页
  2. 完善监视居住的相关制度第28-29页
 (三) 完善强制措施的司法救济第29-30页
 (四) 进一步完善辩护制度第30-31页
 (五) 在审查逮捕阶段使刑事和解规范化、常态化第31-32页
 (六) 改革完善逮捕制度第32-33页
 (七) 建立不捕案件风险评估机制第33-35页
致谢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立案监督实证研究--云南省XX市检察机关2006-2010年立案监督案件调查报告
下一篇:“以事立案”的实证研究--基于H省L县调查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