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1.2 电动汽车概述 | 第8-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0页 |
1.3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概述 | 第10-12页 |
1.3.1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选型 | 第10-11页 |
1.3.2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效率 | 第11页 |
1.3.3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换挡策略 | 第11-1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两挡机械自动变速器效率理论分析 | 第14-24页 |
2.1 齿轮啮合功率损失 | 第14-17页 |
2.1.1 齿轮滑动摩擦功率损失 | 第14-16页 |
2.1.2 齿轮滚动摩擦功率损失 | 第16-17页 |
2.2 搅油功率损失 | 第17页 |
2.3 轴承摩擦功率损失 | 第17-20页 |
2.3.1 轴承滚动摩擦力矩 | 第18-19页 |
2.3.2 轴承滑动摩擦力矩 | 第19页 |
2.3.3 密封圈的摩擦力矩 | 第19-20页 |
2.3.4 油润滑的拖拽力矩 | 第20页 |
2.4 两挡机械自动变速器效率损失模型构建分析 | 第20-23页 |
2.4.1 两挡机械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参数 | 第20-22页 |
2.4.2 两挡变速器一挡二挡效率损失模型构建分析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两挡机械变速器效率台架试验与分析 | 第24-48页 |
3.1 两挡机械变速器效率台架试验 | 第24-33页 |
3.1.1 试验对象 | 第24-25页 |
3.1.2 试验设备组成 | 第25-28页 |
3.1.3 试验台搭建 | 第28-31页 |
3.1.4 试验方案 | 第31-32页 |
3.1.5 试验原始数据分析 | 第32-33页 |
3.2 试验结果与理论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33-47页 |
3.2.1 变速器一挡二挡效率变化规律分析 | 第35-40页 |
3.2.2 变速器一挡二挡效率对比分析 | 第40-4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考虑工况和变速器效率的两挡机械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 | 第48-64页 |
4.1 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分析 | 第48-52页 |
4.1.1 自动变速器传统换挡规律 | 第48-50页 |
4.1.2 自动变速器传统换挡规律的缺点 | 第50-51页 |
4.1.3 考虑工况和变速器效率的两挡机械自动变速器组合换挡规律 | 第51-52页 |
4.2 考虑工况和变速器效率的两挡机械自动变速器组合换挡规律及其仿真研究 | 第52-63页 |
4.2.1 统计循环工况的驱动力频数分布 | 第52-54页 |
4.2.2 电机和变速器的联合工作效率 | 第54-55页 |
4.2.3 动力性换挡规律和经济性换挡规律 | 第55-59页 |
4.2.4 两挡机械自动变速器组合换挡规律及其仿真结果 | 第59-6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变速器换挡后转矩恢复时的转矩补偿策略 | 第64-74页 |
5.1 纯电动汽车换挡后车轮驱动力波动产生的原因及评价指标 | 第64-66页 |
5.1.1 纯电动汽车换挡后车轮驱动力波动产生的原因 | 第64-65页 |
5.1.2 纯电动汽车换挡前后车轮驱动力波动评价指标 | 第65-66页 |
5.2 换挡后转矩恢复时的转矩补偿策略及补偿结果 | 第66-73页 |
5.2.1 换挡后转矩恢复时的转矩补偿策略 | 第67-69页 |
5.2.2 组合换挡规律的转矩补偿结果 | 第69-7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 | 第82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82页 |